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甘肃: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4 11:16:44

  中新网6月13日电 国新办13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并答记者问。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会上指出,甘肃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9385元增加到2023年的12107元,年均增长8.9%。

  任振鹤表示,近年来,甘肃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任务,一手抓成果巩固拓展,一手抓乡村全面振兴,把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下一步,甘肃将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做 文章:

  在巩固拓展成果上,重点用好“两种力”。一个是激发内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鼓励引导脱贫群众通过就业、产业、创业增加收入,切实增强脱贫地区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完善“甘肃一键报贫”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易返贫致贫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另一个是用好外力。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在天津、山东两省市和37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加强产业帮扶、劳务协作、项目共建和人才交流,共同谱写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山海情”。

  在乡村全面振兴上,突出绘好“两张图”。一个是和美乡村建设图。就是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以“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为主要内容的和美乡村创建,每年分区分类认定省级和美乡村100个左右,让平原农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湿地水乡更具诗情画意、高原地区更具民族风情、传统村落更具文化底蕴,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陇原“富春山居图”。一个是特色产业发展图。说到甘肃农业,“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已经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榜首:一是戈壁滩上种蔬菜,在我国十大蔬菜基地中,甘肃有两个,一是张掖,二是兰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二是玉米种子半边天,甘肃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产自甘肃。三是道地药材很地道,甘肃被称为“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目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了让这些好资源卖上好价钱、致富一方百姓,甘肃将全面加强农业强省建设,深度做好“土特产”的文章,在每个县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打好特色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甘味”农产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

  三年来,我国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等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挑战,积极有序调整防疫政策,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目标至2025年

  会议明确,2023年国家铁路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铁路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保障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突出保通畅、扩投资、保安全、防风险,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茶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茶社里不仅展现了以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早期活动历史,同时恢复茶社功能,并备有中西茶点、特色餐食、阅读休憩等沉浸式体验区,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和京味文化的双重魅力。

  疫情形势好转、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周胜利明显觉得市场“暖”起来了。“现在我们24小时轮转,一边直播一边发货,春节也不停工。”周胜利说,现在一天能卖出几千单,营业额达到20万元,除了湖北,还发往华中、华南地区的多个省份。

  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存储器、商业航天等4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五年来,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以年均3.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3%的经济增长。

曹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