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援青:先进技术“带土移植” 提高受援方“造血”功能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3 03:55:11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张添福 吴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3家医院联合打造青海中医院特色专科、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填补了3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甘德县人民医院建成了果洛州第一个高标准高压氧中心……

  12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虞涛在青海参加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青工作会议时细数援青成绩单。

  2010年,对口援青部署启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省市与青海省建立对口援青机制。10余年来,援青省市已连续派出5批医疗人才,并倾力开展资金、智力、干部和技术“四支援”。

  作为上海对口援青受援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叶万彬表示,通过5批次对口援青医疗帮扶,“全州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医疗卫生事业从点的突破迈向面的跨越。”

  虞涛介绍,“十四五”以来,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投入资金2.54亿元,实施援青项目84个,派出5批44名援青医疗人才,有效促进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助力青海乡村振兴。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 组团式”支援助力受援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十四五”以来,果洛州人民医院门诊量、住院量增长明显,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填补了3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甘德县人民医院建成了果洛州第一个高标准高压氧中心。

  “受援地‘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虞涛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开展远程教学等方式,为青海培训医务人员9000余人次,构建起“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把上海前沿的技术“带土移植”到青海,增加当地“造血”功能。

  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上海投入资金1.34亿元,果洛州11家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每年投入400余万元援青资金,为果洛招录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名,果洛州具备收住院能力的乡镇卫生院从23所增加到43所。

  叶万彬介绍,2023年,果洛州人民医院完成“三级乙等”评审达标,并逐步形成以“创伤中心”为特色的高原三级医学中心;累计开展远程影像、超声、诊断等服务4万人次,果洛州卫生信息化工作被列为国家综合医改典型经验,入选国家卫健委信息化建设“数字健康典型案例”;果洛州人民医院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建设,协同县级医疗资源,组建“2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完)

  5年来,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其中对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用。2022年,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开通运营。

  ——专访江西考古学会理事长、江西省博物馆二级研究员徐长青

  本届电影展的电影短片继续保持了高质、高量的一贯特色,除了入围“平遥一角”的优秀短片作品,毕赣导演的短片《破碎太阳之心》也将作为“平遥之夜影片”特别展映。

  据了解,近年来,传统支柱行业的大企业办公需求相对稳定。去年的数据统计显示,专业服务业、TMT及金融业仍然作为三大主力引领市场成交,全年贡献了近七成的成交面积。目前,企业对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等专业服务的需求有所上升,推动行业业务扩张,一些机构在华南增设新的营业点或扩大现有办公空间。

  本次抽查了200家企业生产的200批次产品,涉及防爆灯具、防爆电机、防爆电器等3种产品。其中1批次防爆电器产品涉嫌无证无照生产,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共对199家企业生产的199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20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0.1%。

  吴锦华建议,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推行国际化人才专项建设,定向招聘、联合培养一批国际化人才,同时通过国际化队伍建设,可以助力企业更好地、更深地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魏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