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南极航空科考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3 16:03:18

  眼下,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正在进行。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科考队近日成功完成南极冰盖边缘航空调查国际合作任务,填补了冰盖冰厚和冰下 地形数据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南极考察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实施南极冰盖边缘航空调查任务。前不久,随着“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顺利在中山冰雪机场降落,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完成这一国际合作任务。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陆恺表示,本次任务对南极恩德比地这一最大数据空白区进行了航空调查,累计完成飞行7200公里,飞行时间约28小时,成功获取了我国中山站至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之间冰盖边缘的详细冰厚、冰下地形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准确评估南极冰盖冰量流失及其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第一单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到新加坡的商品,报关当天就放行了。报关资料也很简单,不用对着一堆商品逐个挑选匹配海关编码,前期商品基础信息的归类整理工作轻松了很多。不仅通关速度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也节约不少。”温颀介绍,商行现有70%~80%的商品在做外销,大部分都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

  2022年的农业气象年景官方早有预测。在前一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应对拉尼娜预案中就曾提到,这一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并存。到了4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也曾表示,2022年气象年景不容乐观,旱涝、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重大病虫害也呈重发的态势。

  <strong>关键在“年”,“俗”只是对生活的安排</strong>

  本报记者 李茂颖

  受访专家认为,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除了观念、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外,也有法律制度方面的因素。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1月14日,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张灯结彩、宾客盈门,“2023欢乐春节”活动于此拉开帷幕。中国驻瑞大使崔爱民和夫人李丽红,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晓,瑞典莉拉音乐学院创始人妮娜·芭拉比娜(Nina Balabina),瑞文化艺术界、教育界人士以及在瑞华侨华人约150人出席活动。

邓俞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