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国际基建论坛在澳门举行 外宾畅谈中国基建投资贡献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1 08:19:24

  中新社澳门6月20日电 (记者 魏华都)20日在澳门举行的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外宾畅谈中国在海外的基建投资给当地带来经济帮助,并期待与中国持续合作,拥抱绿色和数字经济机遇,实现共赢。

  论坛为全球基础设施合作领域具国际影响力的年度行业盛会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本届论坛朋友圈持续扩大,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 区逾3500名嘉宾参加,包括60多名部长级

  当天,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新聪、副主任吕玉印,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等出席论坛。

  安哥拉能源和水利部部长若昂·博尔热斯(João Baptista Borges)表示,中国科技为非洲国家带来优势和利益,“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非洲大陆的工业化进程,对实现非洲2063年议程有重要影响,也对安哥拉各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正在兴建的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项目,预计到2027年产生约9000兆瓦电力。他呼吁投资者在安哥拉电力行业和供水服务两个新兴市场投入更多,造福后代。

  刚果(布)国土规划、基础设施与道路维护部国务部长让·雅克·布亚(Jean Jacques Bouya)表示,数字经济是重要机遇,有助于打开全球市场,也为非洲社会带来转型。数字基础设施是近年刚果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在这方面开展大规模投资计划,帮助刚果实现全国电信覆盖。刚果也推出一些新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希望得到中国金融机构、其他投资者的青睐。

  让·雅克·布亚认为,非洲国家应该继续积极、主动地利用和中国的各种合作平台,以及现有制度框架,实现非洲国家繁荣与发展的进程。

  标准银行集团全球基建部门负责人乔纳森(Jonathan Muga)在会议期间告诉记者,中国给南非带来投资和关键基建技术,并与南非承包商和供应商建立有效合作,提高其提供基础设施的能力。未来,南非还有很多基础设施投资机会,需要大量资金改善铁路、港口等,另一个机遇是ESG(环境、社会及管治)与可持续发展,投资者需要重视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绿色利益。

  郭婷婷表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方向不会改变,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大趋势不会改变。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持续提升互联互通新水平,支持更多“陆海天网”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二是持续抢抓绿色发展新机遇;三是持续推动产业合作新发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四是持续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建成更多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现在美西方感觉到全球化不利于自身,出现了反全球化、搞“脱钩断链”的行为。美国试图介入和撕裂东亚,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把日本、韩国甚至东盟拉过去,以及推动美日澳印“四边机制”,在苏浩看来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西方海洋时代逻辑,迟早要结束。

  <strong>癌症、新冠和多脏器衰竭 </strong>

  “要让其他国家的农民朋友信服我们的技术,改变他们固有的种植观念,就要实践给他们看,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谈及近八年的海外农业援助心得,湖南农业专家唐仁开如是说。

  当天交流活动上,台北市中正区分享了社区活动概况,还分享了台北在疫情期间,透过食物银行形式,将企业捐赠的食物共享给社区、边远乡间所有有需要民众的经验。上海静安区则介绍了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发展概况,还解析了中医防疫的做法和经验。此外,上海会场还进行了汉舞《初见》《响屐舞》、仿宋点茶、古琴曲《石上流泉》等现场演出。

  中信证券曾在2021年2月22日晚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出资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其中初始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刘雨实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经济和消费将逐步恢复,预计此前的消极影响将持续贯穿2023年上半年,而2023年下半年情况或将逐步好转。

黄佳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