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重镇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6 10:59:09

  中新网柳州6月4日电 (林馨)广西柳州市6月4日举办2024年柳州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柳州市地表水水质获得全国第一。作为工业重镇的柳州市,曾创下年度水质“四连冠”佳绩,并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第一季度,柳州地表水水质保持全国第一。当地定期召开地表水水质分析会,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开展下沉帮扶行动,市、县两级联动解决水环境污染隐患问题;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完成51个问题排污口整治。

  在“世界环境日”前夕,柳州市还举行水生态保护研讨会。邀请全国水环境质量名列前茅的柳州市、张家界市的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及研究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专家学者们,分享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研讨会上,广西环 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宗尧表示,当前中国“治水”思路是坚持系统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孙翔认为,经过系列措施中国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水环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其间,柳州市分享“四连冠”水生态保护经验。韦永祥表示,柳州市工业体量大,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多。2023年,柳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3000万吨。柳州市水环境治理能够取得成效,水质持续向好,主要做法是控源头、强防护、建机制。

  首先,柳州市重点整治工业污染源,实现工业增产增效不增污,同时严格限制涉水重污染项目落地。通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2012—2023年柳州市工业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从12464吨/年减少至1141吨/年,工业氨氮年排放量从1674吨/年减少至30吨/年,减排幅度分别达91%和98%。

  其次,柳州市精密织牢水环境“防护网”。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水环境监管效能,建设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对河道及水利设施进行“看得见”的监管,引进水质监测设备在流域上全天候在线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利用遥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等方式开展河道巡查和水域环境问题整治。

  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开始对全国地级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柳州从2019年排在全国第二,到2020年排在全国第一并持续到2023年,实现“四连冠”。(完)

  在癸卯兔年春节临近之际,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以英语、法语、普通话和广东话向华人发表了拜年视频。他在视频中肯定华人对加拿大作出的贡献,同时重申反对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和仇恨。

  中新经纬在克拉玛依一处公共充电桩看到,<strong>充电车位上几乎停满了燃油车,其中唯一一辆新能源车也并没有进行充电。而充电桩旁有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新能源充电桩预留车位非充电车辆禁止停放”。</strong>

  古特雷斯表示,通过作为一个全球社区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推动和平、可持续发展,并为所有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带着希望和新的开端,我祝愿您和您的家人新年身体健康、幸福如意。”

  今年30岁的马小英工作了7年,这也是她在岗值守的第七个春运,“看到站台上的旅客脸上洋溢着回家团圆的幸福和激动,觉得工作非常有意义。”她说。  视频记者:张宝亢、邓驰旻、程一恒、欧阳建嘉、徐伟、刘勤兵、杨焱彬、王安浩维、马晓冬、尹恒、岳文婷、邹尚伯、郭杰文、吴鸿波、贺书琛、连振、刘懿德、叶紫嫣、范培珅、马希平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28/357192696599877208.jpg" alt="" />

  线路民警深入沿线集贸市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共建平安铁路,共度祥和佳节。一位穿着“红火”的大妈拎着楹联福字,从民警手中接过法治宣传单页,念着“平安符”,把“平安福”带回家。

黄惠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