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天琴弹天籁 文化共传承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9 21:19:25

  中新网广西龙州12月26日电(杨陈 黄华江 刘振勇)“天琴弹天籁,文化共传承。”12月25日,大型天琴弹唱表演及民俗体验活动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举行,这也是2023年广西崇左壮族天琴艺术周的重要活动之一。

  “哪里传来美妙的琴声?大小珍珠敲击玉盘,琴声清脆多迷人!天之琴啊天之梦,人间哪得几回听……”在龙州县上龙乡新联村甫茶屯,数千名龙州各族民众抱着天琴、身着民族服装,倾情为各地游客弹唱《天之琴》和《放雁》,优美的旋律、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宏大的场面让人领略到天琴的无穷风采和魅力。

  天琴是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民间称之为“鼎叮”,因与壮族古老民俗活动“唱天”“弹天”有关,故得名天琴。2007年,龙州县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天琴艺术之乡”。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次大型天琴弹唱展演场面宏大,旋律悠扬,天琴艺术的魅力震撼人心,让我们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游客黄女士在现场欣喜地感受到壮族天琴艺术呈现的生机与活力。

  “天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会再接再厉,共同把动人的天籁代代传承下去。”来自龙州县天琴艺术传承中心的秦荔说。

  近年来,龙州强化壮族天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采取扶持天琴世家、民间艺人等社会团体,加强天琴艺术交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天琴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推动天琴文化申遗等方式,力推天琴艺术交融创新,使天琴的表演形式、音乐创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歌舞剧《我唱天 谣报党恩》列入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扶持项目,并于2023年1月完成首

  当天,龙州天琴壮寨还开展了天琴弹唱以及竹竿舞、舂糍粑、古法红糖制作技艺体验、壮锦制作体验等民俗活动,龙州特色产品和美食也在活动中集中亮相,引来各地游客品尝和购买。

  “龙州是‘中国天琴艺术之乡’,天琴在这里传唱已逾千年。我们将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加强中越天琴艺术文化交流互鉴,对外讲好天琴故事,促进中越天琴艺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天琴文化的价值共享与家园共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升壮族天琴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龙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春丽表示。(完)

  在李铁看来,制造业升级将对农民工需求持续产生影响。他说:“无论沿海制造业如何发展,都要面临产业升级,因此劳动力成本增加,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将是长期的。因此,大规模农民工向沿海流动的趋势将会处于相对稳定态势,甚至会下降。”

  内蒙古大学监察官培训学院院长段计珍介绍,目前国内纪检监察方向毕业的博士不多,纪检监察涉及的不少内容又与法学相通,该校从事纪检监察学科的专任教师主要是法学背景。

  “这两次断崖式降温相比历史同期都是比较罕见的,具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三重拉尼娜和北极增温的气候异常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姚遥说,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系统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极端性,有效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是当下和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赵立波记得,两三年前,他还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时,曾与血液科专家联合组织过一项针对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儿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据他回忆,由于试验药物的有效性只有60%多,加上家长更担心孩子被分配到无活性药物的安慰剂组,患儿及家长的入组积极性不高,只招募到11名患儿,到最后剩下2名患儿,相当于超过80%的患儿在过程中选择了退出。

  面对赛场的胜负,他悟出的是种种人生之道。这些解说词,他看似在对球队说、对球迷说,其实也是对自己说、对每一个拼尽全力生活的人说……

  陈菲记得,那一年她专门飞去北京参加龙华区教育局的面试,面试官口头承诺,到手年收入至少30万元。入职一年多来,年薪打了6折。今年7月,入职满一年的她提交了公租房申请,至今显示未入库,还在审核当中,身边同事是轮候了5年才住上。

蔡万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