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警犬“斯诺”的首个春运:抵御美食诱惑方“过关”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2 01:07:36

  中新网南宁2月5日电 题:“见习”警犬“斯诺”的首个春运:抵御美食诱惑方“过关”

  作者 杨陈 刘铭辉

  春运期间,在熙熙攘攘的南宁东站安检口出现了一个可爱又不失威严的身影,正在旅客大包小包的行李中认真地嗅查着。它叫“斯诺”,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警犬工作队的一只拉布拉多搜爆犬。

  现在一岁零一个月的“斯诺”,从三个月大开始已经被训导员何少婧从警犬基地筛选出来,经过十个月系统而规范的训练,目前完全有执行车站防爆、巡查等任务的能力,只是缺乏相应的经验。这是“见习”警犬“斯诺”的第一次春运,也是检验“斯诺”的最后一关。

  一大早,训导员为“斯诺”穿上了警犬制服,每一条警犬队员都有自己量身定做的专属工作服。穿上制服的“斯诺”显得特别高兴。

  “春运的车站,密集的人群在同一个地方,到处都是嘈杂的说话声和广播声,警犬的听觉比较灵敏,它要学习的第一项技能就是克服这些外界声音的干扰。”训导员何少婧说道。

  虽然是第一次春运,但“斯诺”显得特别沉稳。训导员带着它来到进站口站岗执勤,“斯诺”望着人群不动声色地坐着,不乱叫不乱跑,等待命令下达。

  站岗一个小时后,训导员带着它到站内开展巡逻,安检口、候车室、检票口、站台等区域,都是他们要巡逻的重点部位。

  “斯诺,垃圾桶,搜!”每到一个地方,听到口令,“斯诺”都会认真地进行嗅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垃圾桶和车站边缘的绿植是隐蔽角,它会把鼻子凑上去,努力在混杂的气味中分辨有没有违禁物品的味道。

  “车站人员密集,味道混杂,要在这么多气味中辨别出危险物品的气味,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也是我们的特训项目,每周我们都会定期对它进行不少于3次气味辨别训练,以备随时可以实战。”训导员介绍道。

  巡逻完毕后,“斯诺”又回到了安检口。看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行李,“斯诺”格外兴奋,那是它在训练基地已经锤炼了千百次的内容。“斯诺,检查行李!”训导员口令下达,“斯诺”立即开始工作,对每个过安检的行李进行嗅查,春运期间它平均每天要嗅查上千件行李物品。

  要过年了,很多旅客都带了年货回家,其中不少旅客还带了烧鸡、腊肉、香肠等车上吃的食物或者是土特产。这 对于狗狗来说是巨大的诱惑。

  “有几次斯诺都差点寻到了旅客的食物上,但职业的素养又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工作,这也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日常训练中我们精心做好它的伙食管理,达到现在工作中只要没有可疑物品,多好吃都不会叫,一旦发现违禁品,它便会以坐姿示意训导员。”训导员何少婧自豪地说。

  对于每一只不同特性的警犬,除了公共项目以外,警犬训练工作队会与训导员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项目。为了补齐拉布拉多犬弹跳力不如马犬的短板,何少婧专门针对“斯诺”的腿部力量进行训练。生活中,为了培养亲和关系,更好地进行训练,何少婧训练完之后就把“斯诺”带回家,吃喝住行都在一起,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带它接触社会,跟“斯诺”玩耍。

  从三个月的“小萌球”到九个月害怕下电动扶梯的“实习生”,再到如今威风凛凛的春运“见习警犬”,“斯诺”进步如此迅猛背后离不开它的训练工作队和训导员。他们既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又是久久相伴的家人,他们将继续并肩作战,守护一个又一个春运平安。(完)

  胡兆明介绍说,近年来,通过沿着总书记足迹讲故事、深入基层讲故事、邀请普通党员讲故事等工作创新,中联部积极探索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

  近半个世纪以来,实验学家们相继以光子、电子、原子、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作为干涉实体,实现了单粒子的双缝干涉思想实验。那么,对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不稳定粒子是否也能够作为实体产生双缝干涉现象?

  展望2023年,这种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问:为什么要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从黄新生、吴桂春等人的讲述中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爱读书,有一些很共性的原因。其一,阅读可以让他们在辛苦甚至有些艰辛的生活之外寻找到一片舒适的栖息之地;其二,书籍可以弥补他们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无论是学到实在的技能还是明白抽象的道理,黄新生们都能从书本中不断获得自我提升;其三,书中有万物,不管阅读者是身处简陋的出租屋,或是住在建筑工地的集体宿舍,他们都能因为读书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得超越自身经历、经验局限的体验。

王仪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