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博物馆“火”起来的秘诀在哪里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14 06:37:36

  【文化评析】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国家文物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对公众开放,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同时,该馆展陈注重多元融合、凸显故事趣味、增强沉浸体验。

  正如专家所言,殷墟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开馆关联着殷墟地位的无与伦比,关联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关联着文化自信的根脉所系,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上讲,意义重大。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博物馆之所以为“馆”,正在于它有着公共性、开放性,它应与千千万万普通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关联、互动乃至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近些年,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历史文物空前重视,博物馆也迎来“百花竞放、争奇斗艳”的全新局面。都是博物馆,不同博物馆的观众认可度、主动参与度并不相同。有的博物馆一票难求,节假日需要提前抢票;有的博物馆门可罗雀,即便是旺季也萧条冷清。这一冷一热,究其原因,是观众本位意识强不强。若只顾“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感受,怎么可能看到热闹非凡的文博盛景?

  故宫博物院为啥这么火?不仅因为它是“旧时帝王家”,而且因为它非常注重与公众的贴近性。抛弃了高冷范,玩起了“剪刀手”雍正,卖起了御猫神器,推出了爆红的口红胶带,做起了宫廷饮食……与时代同频、和年轻人同行,这样的故宫当然更聚人气,这样的故宫文物展示当然更具活力,这大概就是好的公共博物馆应有的样子。

  殷墟博物馆新馆虽还未正式开放,但它在办馆理念、策展思路上显然已经开始凸显公共性、注重贴近性。媒体报道显示,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该馆注重多元融合、凸显故事趣味、增强沉浸体验,以青少年为主体对象,高标准开发“萌宝寻商”“字见殷商”等研学课程……相信这些亲民的努力,将会收到公众的积极回响。明明非常“高大上”,却偏偏愿意和你我促膝长谈;明明相当严肃板正,却每每愿意向公众展示温和亲近——公众的积极回响,便是对这份真诚的呼应回馈。

  事实一再证 明,公共博物馆“活”起来,才能“火”起来,才能摆脱曲高和寡之困。博物馆及其馆藏越是厚重,越要厚积薄发;越是深沉,越要举重若轻。否则,哪里来的平等对话,哪里来的交流互动,哪里来的文化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各类博物馆都应该更加注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感受,尽力避免呆板保守,以更加轻松明快、可亲可近的面貌走进大众生活。

  2022年初开始,由于国际大宗原材料的大幅上涨,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大幅上涨,饲料原材料成本占原料奶总成本的70%左右,这也挤压了牧场的利润。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此前曾提出,在饲料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国内原奶价格平均需要维持在4.3元/公斤以上,才能保证基本的利润空间(8%)。

  乌东德水电站是已建成的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于2021年6月实现全部机组投产。12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020万千瓦,仅仅是一天的发电量便可满足30万人口整整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党的二十大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准确分析世情国情,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作出科学阐发。

<strong>淮海路人气回升 各色美食销售旺</strong>

  ——持续推进发展之河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更加彰显。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展景区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其中,“三庙一塔”景区2022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和剧院外立面实现亮相,未来将成为大运河沿线文化新地标。台湖演艺小镇聚焦特色演艺、戏剧产业孵化、沉浸式主题娱乐等功能,加速成为城市副中心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版块。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只有严管严治,才能保持大党应有的风范,解决大党独有的难题。”

李佳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