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在上海开幕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2 06:20:22

  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 (记者 张亨伟)4月11日,展览“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在上海东一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是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五年十展”合作项目的第四展,汇集了戈雅、提埃坡罗、加纳莱托、布歇、夏尔丹等50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绘画、贵族首饰、手工艺品、雕塑等多种形式,再现了美第奇家族留给世人的艺术遗产。

  东一美术馆执行馆长谢定伟表示:“两周前,我们刚在这里为‘提香·花神——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画派珍藏展’揭幕,两个展览形成了两个世纪的欧洲艺术史发展的前后呼应,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18世纪的艺术时尚,是如何受到威尼斯流派影响,从而逐发展形成的。”

  据了解,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现代甚至当代的特征,都在此时开始形成。政治的革命、思想的启蒙也催生了无数欧洲艺术史上最珍贵、最具象征意义的作品。当时的艺术作品不仅是美学上的艺术品,更是窥探艺术家思想、梦想和愿望的窗口。

  此次展览共分五个章节,围绕“宫廷与新社会肖像”“风景画、静物画与风俗画”“神话、历史与传奇故事”“旅游业的诞生”和“地方特色与遥远国度的魅力”来展现18世纪的欧洲艺术蓝图。

  其中,“宫廷与新社会肖像”单元呈现的是十八世纪绘画艺术中的肖像画是如何体现当时的社会变革的。在那个时代,拥有属于自己的画像不再是统治者和国王的特权,人们纷纷用画像来展现自我。

  而“风景画、静物画与风俗画”单元讲述的是十八世纪的欧洲对于风景画和静物画需求的与日俱增。同时,肖像画的普及和平民化也推动了风俗画的发展,这种题材再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拉近了人们与那个时代的距离。

  此外,对于欧洲人而言,东方就是那个神秘而充满魅 力的他乡。在此次展览中,观众也可以看到一些东方元素,以及中国绘画的影子,以此彰显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完)

  1月4日,西安城墙根下的书院门内,年味渐浓。不少西安市民沿街选购春联、“福”字以及兔年生肖窗花等新春饰品,喜迎新春佳节。

  “跳舞是我的初心,然后做音乐自然而然地来了。”正因如此,在《流星花园》席卷整个亚洲后的第二年,他没有选择乘胜追击继续拍戏,而是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身体会唱歌》。二十年后,吴建豪初心仍在、热爱不减,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2》中他依旧对唱跳保有热情,更在《空空》这首歌曲的表演舞台中大胆选择以独舞的方式呈现。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1278152662.jpg" alt="" />

  据介绍,“大家小课”系列活动的创办初衷是希望能将名家的宝贵经验和写作者的需求精准对接,搭建有效的互动平台。活动先后邀请到十三位文学名家,以小班授课的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对成长中的写作者给予指导。涉及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在内的多种体裁。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4日电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官方微信3日下午发文提醒在澳中国公民注意涉水安全,审慎参加潜浮、岩钓、远离离岸流,如遇突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由马尔克斯所提到的“天真读者”展开去,发出“我们是否也可以想象一种作者意义上的天真”的疑问,进而谈到文学的“逻辑与因果”。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伟大的天真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严密的工程师,是一个富有高度逻辑性的编程员。

程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