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斗南40年:从“一片花田”蝶变“亚洲花都”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25 03:04:32

  中新网昆明12月7日电 题:昆明斗南40年:从“一片花田”蝶变“亚洲花都”

  作者 罗婕

  在有着“世界 花园”美誉的中国西南边陲云南,8万多“鲜花逐梦人”聚集昆明斗南,每天有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在这里完成交易,从昆明销往全国,让鲜花香飘世界。

  40年来,昆明斗南从“花田”到“花街”,从“花街”到“花市”,从“花市”到“花都”,一跃蝶变为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占据全国鲜切花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全国乃至亚洲花卉产业中凸显出代表性。

  一枝剑兰“点燃”一片花海

  昆明斗南是中国花卉产业发源地之一,而斗南与花的故事始于一枝剑兰。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和交易农产品的自主权。1983年,斗南村民引进剑兰种苗,在自家自留地上试种成功。“一枝剑兰点燃了一片花海”,众多农户开始纷纷效仿种植,先后引进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香雪兰等花卉品种,斗南开始逐步成为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1990年,斗南村大部分村民把菜地改为花田,依靠双手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让种出的鲜花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自此开启了鲜切花商品化种植和交易的道路。彼时,在斗南村的主路上,花农、商贩比肩接踵,成捆、成筐的鲜花摆在街边售卖,形成了“以路为市”的50米“斗南花街”。

  一片花海繁荣一个产业

  1993年,斗南村里的一批有志青年走出昆明,把斗南的鲜花卖到了广州、上海。1999年,占地56亩的全国第一个专业花卉交易市场建成,斗南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花卉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到2002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昆明花拍中心”)落成,斗南花卉交易进入公开透明竞价的时代。

  从“以路为市”到规范化市场,斗南花卉与时俱进。如今的斗南形成了全国花卉交易中心、花卉旅游会展中心、花卉物流中心、花卉金融中心、花卉大数据信息中心五大花卉产业中心,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鲜切花交易的核心。“斗南花卉”也随之成为中国鲜花的“代名词”,鲜花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斗南花卉产业的提质升级,越来越多来自全国的花农、花商集聚交易,其中,一部分花农开始从事包装、物流、批发等花卉相关产业。斗南随之形成以鲜切花、盆景、绿化苗木、花卉衍生品等为核心,涵盖花卉苗木种植、销售、园艺资材、种苗、物流运输、婚庆礼仪、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和文化旅游等多行业融合、联系的一体化、现代化花卉产业链。

  一个产业造就“亚洲花都”

  历经40年的积淀和发展,昆明斗南的一枝枝鲜花成就了“亚洲花都”的美誉。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目前,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来自周边省份、东南亚国家的花卉在斗南进行交易,交易量、交易额已连续24年稳居全国第一,交易核心地位不断巩固。2023年1至10月,斗南花卉交易量约119.17亿枝,同比增长约25.11%;交易额约114.36亿元,同比增长约7.7%。

  随着夜幕降临,斗南花市的热闹繁华还未散场。斗南花市打造“夜经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赏花、买花、品花、食花。

  正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11月24日在2023中国昆明斗南花卉展览会上所说,斗南的花卉产业是“美的产业”发展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将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如今“云花”产业的发展,昭示着“绿色发展”和“美好生活”正走向更好的未来。(完)

  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东盟旅游论坛上,东盟国家热切期待中国游客回归。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长桑迪亚加·乌诺表示,中国重启出境游后,东盟旅游业将强劲复苏。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10日电 题:对话胜对抗,国民党自信民进党自弃

  学中医的同时,胡彪还报名参加乡村医生临床医学三年函授学习班,并顺利通过了湖北省乡村医生资格考试。他还自学了内科、儿科、中医等基础理论。

  雅加达时间9日13时28分(北京时间14时28分),印尼最东部省份巴布亚省发生5.4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2.60度、东经140.66度,距该省首府查亚普拉市东南一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

  北京外贸竞争力持续增强,代表北京优势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从20.8%提高到近28%。服务进出口额居全国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为21.8%,高于全国9.7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占比达到50%,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

  马来西亚去年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经济表现,均略好于各研究机构的预测。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认为,内需扩大、旅游业复苏、劳动力市场向好及世界市场对电机电子产品的旺盛需求是支持该国经济在去年末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叶弘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