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已全面建立

来源: 红网
2024-06-19 12:59:24

  于琪洋介绍,首先从各地母亲河做起,全国层面选择88条(个)母亲河(湖)开展修复工作,包括79条河流、9个湖泊。针对每一条河流的情况、每一个湖泊的问题,通过“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方式进行保护修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实施生态补水,优化水资源调度,采取综合治理等。比如,2018年开始,在华北地区连续实施华北地区的生态补水行动,2022年开始,连续实施京杭大运河补水行动。通过 这些行动,增加河流的有水长度,以及河流和湖泊的有水面积,应该说取得了积极效果。现在,这88条(个)母亲河(湖)中,已有56条河流实现了一次或多次全线贯通,其他河流复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9个湖泊的生态水位保障率达到100%,或完成生态补水目标。

  第二方面措施,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水利部全面加强生态流量管理,从2020年开始先后组织制定了171条跨省重要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确定、546条省内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并落实了监管措施和保障措施。目前,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监测现在河流生态流量目标保障率稳定达到90%以上,河湖生态用水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还有一些重要河湖,像黄河已经实现了24年连续不断流,黑河的尾闾东居延海已经实现了19年连续不干涸,这非常不容易。

  第三方面措施,持续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近年来,水利部持续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动态管控。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水利部会同有关部委持续开展整治行动,比如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受水区实施地下水压采,利用南水北调的水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华北地区连续实施两期地下水超采治理行动,针对三江平原、黄淮平原等10个重点区域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主要采取节水控水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的开采,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成效非常明显。比如,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2023年同2020年相比,地下水水位有比较好的回升,浅层地下水平均回升2.71米,深层承压水水位平均回升6.42米。

  陈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要成功打通从种植、内容生产到销售的链路,仅仅亲力亲为地参与种植,展现劳作过程是不够的。在他看来,要成功做起一个“新农人”账号,就不能只作为一个边缘角色,自己必须得是一片农田的主人,为农田和产出全权负责,只有这样,做出的内容才足够真实,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说到底药材涨价是供需失衡问题。”邓勇分析说,实际上国内目前中药材种植标准与质量还达不到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化建设的要求,在供给上仍会出现某些缺漏,集体性涨价仍不可避免。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中药材产业链营收分配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逐步构建。目前,若要稳定药价,需要政府强制力推动,尽可能实现中药材的直供直销,避免哄抬药价、恶意囤储等不正当行为。

  然而,经过半年的历练,陈乐认为,回乡创业并不适合自己这种既缺乏资金,又缺乏种植知识和技术的“小白”。这与前述研究的调查结论相吻合,报告指出,“新农人”较一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更突出的土地、融资、雇工、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还要面对家庭不理解、社会不认可、对农业不熟悉等自身问题。

  “为什么家乡会这么落后?我无法理解。”专业的金融知识与农村的现实在他身上断裂开来,从那时起,他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我读的不是顶尖的学校,毕业后可以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但北上广不缺人才,而家乡这么落后,我回来,机会应该更多。”

  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了基辛格。他指出,基辛格博士刚刚度过百岁生日,他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多次,这两个“一百”加在一起,使他这次访华具有特殊意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上述记者说,“2023年上半年,我们利用半年的时间,卧底缅北诈骗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了太多血腥的诈骗内幕,以及惨无人道的虐待。”

赖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