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多国推动经济多元化 中阿合作提速升级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9 16:02:51

  非石油部门快速发展

  国际油价在今年4月初攀升至91美元/桶后出现震荡下跌。5月份以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保持在76美元/桶至80美元/桶,伦敦布伦特原油则基本低于85美元/桶。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最新预测,受工业活动低迷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前景可能继续走弱,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计将减少至110万桶/日。

  对此,中东产油国纷纷延长石油减产措施,放缓石油生产出口步伐。“石油需求对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普华永道中东地区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博克沙尔说,“尽管 如此,非石油行业的强劲增长预计将抵消这些影响。”

  外交学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高尚涛表示,海湾国家提出了许多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沙特“2030愿景”、阿联酋“2071百年计划”、卡塔尔“2030愿景”等。这些计划与愿景关注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高科技等领域的投入。

  此前IMF预测,海湾阿拉伯国家非石油部门2023年平均增长率为4.2%。根据目前部分国家披露的数据,海湾多国超出IMF预期值。其中,沙特2023年非石油部门同比增长11%,收入达到4577亿沙特里亚尔,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50%;阿联酋2023年非石油部门实现同比增长6.2%,收入达到1.25万亿迪拉姆,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73%。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新订单和产量急剧上升的推动,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的非石油经济部门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沙特一季度非石油出口较2023年同期增长3.3%,其中3月份化学及相关工业产品出口量较上月大幅增长19%。IMF近日预计,鉴于阿联酋经济增长基础广泛,旅游业、建筑业、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保持强劲增长活力,2024年该国实际GDP增长有望达到4%。

  吸引大量外来资金

  在中东多国推行经济多元化进程中,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开放的政策和经贸环境,正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以阿联酋的转型成果为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告诉记者,以打造中东商贸枢纽为目标,阿联酋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开放的政策,包括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在岸公司100%所有权、实行更加灵活的签证政策等,打造出了更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从而更好吸引全球资金和人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在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18%的情况下,阿联酋FDI大幅增长28%,增幅居全球第二位。

  当前涌入中东投资“热土”的外来资金,不仅关注传统的能源与基础设施领域,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人造卫星等领域也成为投资热门。“大跨步式发展新兴技术已成为当前部分中东国家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表示,近年来,沙特等国家通过改组国内投资机构,更好引导资金流向新兴科技领域;同时为了解决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还不断创造有利环境吸引科技初创企业和跨国公司。

  不过,中东经济转型发展也存在隐忧。邹志强表示,受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影响,中东多国近年来承受着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压力。当前美联储降息政策迟迟未见出台,不利于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对于埃及、摩洛哥等中东非产油国来说也造成了较大的财政压力;同时局部地区通胀仍难以缓解,比如土耳其今年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涨75.45%,严重威胁当地民生和市场稳定。

  此外,IMF指出,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复杂严峻,将对该地区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中阿合作提速升级

  当前,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东国家也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海湾国家与中国相互看好,双方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市场要素,形成快速增长的合作热潮。

  高尚涛表示,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秉持平等友善的伙伴精神,尊重地区国家自主选择,真正造福双方人民。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愿意将其自身发展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这将是双方合作不变的大方向。

  目前,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都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产装备升级,再到物流运输条件改善,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有效促进了相关地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

  近期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再次取得丰硕成果。“中阿合作论坛已成立20年,相关合作机制较为成熟健全,有利于中东各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与中国开展合作对接。”邹志强表示。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沙特常与伊朗争夺地区话语权,将其视为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并高度警惕伊朗核项目的发展,多次出手削弱其地区影响力。

  UFLPA虽然旨在服务“美国优先”战略,然而“损人”未必“利己”,阻碍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对美国自身及其盟友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难以有效保障该法案的长期实施。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已进入消费升级窗口期。该法案短期可能对我国外贸出口行业产生影响,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影响势必会弱化,涉疆法案终难以达到其目的。在利益驱使之下,美西方国家一些智库、媒体和相关机构对炮制“新疆问题”乐此不疲,导致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被卷入UFLPA,也必然会导致相关机构的执法难度不断加大,执法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UFLPA注定徒劳无功。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近日表示,粮食生产要稳产量、提产能。产量上,要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确保大豆油料自给率逐年提高。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产能上,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em data-scene="strong">美国中小企业破产风险上升。</em>此次法案的实施,会给参与中美贸易的资金相对匮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美国中小企业带来沉重打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通讯主任道格·巴里表示,“‘可反驳的事实推定’要求进口商向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证明货物不是强迫劳动制造的,否则将受到扣押、没收、罚款和其他处罚,增加了清关难度,一些中小规模的进口商将会被阻挡在外”。如美国小型制造企业必须支付25%的进口关税,在支付货物费用以及高昂的运费后要等待4至6个月才能到达,同时还要冒着货物被美国海关扣押的风险。

  其中,郑庆华本硕博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跨省履新同济大学前,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续梅长期在教育部下属媒体机构工作,执掌北京邮电大学前,任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浙商证券宏观报告分析称,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疫情扰动出清、经济参与主体积极性提升、财政不急转弯的背景下,全年GDP增速可以完成预期目标。

钱佩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