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黄卓: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四大趋势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1 07:13:17

  大会以“强化数字技术赋能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数字金融发展趋势,聚焦数字技术在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中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深化数字产业化和金融数字化为主线,打造一流数字金融生态圈,积极促进政产研学跨界合作,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黄卓出席并发表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的演讲。

  黄卓在演讲中中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四大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我国金融科技从应用创新驱动进入技术创新驱动阶段,多家银行已开始测试AI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风控以及投资者教育中。

  发展趋势二: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金融。产业数字金融为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华润银行的“润秒贴”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发展趋势三:数据要素驱动的 数字金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数据是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是金融科技业务中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趋势四:跨境数字金融与中国数字金融出海。海外市场为中国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下为演讲实录:

  黄卓: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来参加我们今年数字金融大会。

  刚才杨涛主任从金融强国视角诠释了数字金融的使命,这里更加具体一点,从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角度给一些具体的补充。

  我想说的第一个趋势,我们的中国数字金融可能要进入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阶段,如果我们回顾中国金融体系的技术升级路径,我可以简单的把它总结成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过程。2018到2021年,最大的关键词是金融科技和数字化,但是如果我们看2022年的商业银行年报可以看到,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变成了智能和智能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我们的商业银行已经感知到智能化是未来的金融机构升级的重要方向。

  今年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感觉到人工智能时代要到来了,而且会对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就是因为ChatGPT的出现,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跨越了一个起点,进入到智能涌现的阶段,其实到去年之前,我感觉人工智能整个行业有一个低谷期,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之前被寄予厚望的两个大的应用场景进展并不如人意,一个元宇宙,一个智能驾驶,因为这两个行业,特别是智能驾驶可能是一个容错率相对比较低的行业,但人工智能还是会犯错,ChatGPT它的强项一个是内容生成,一个是人机交互的体验,这两个领域恰恰容错率可以比较高的行业,刚才企业分享时候也谈到这一点,这两个特性特别适用于金融服务这样一个领域,我们看到,国内外科技企业积极的局AI大模型,国内我们又号称百模大战,通用大模型十几个,专业领域大模型可能上千个,这样一个变化标志着我们国家的金融科技,或者说数字金融是从应用创新的驱动进入到技术创新驱动的阶段。

  但是,有一句话说:低垂的果实可能都已经摘完了,下一步就要进入技术的驱动,我们看到我们国内的商业银行,其实在科技专利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增长,特别是像区块链还有人工智能的技术都在重点布局,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很多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开发或者测试相关的AI大模型。

  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AI大模型,特别是基于多模态技术的大模型在金融中应该说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刚才我们已经有几家企业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在这些领域里面,像智能客服、智能营销,还有银行采用数字员工、数字专家方式提供服务,同时,可以赋能我们的银行客户经理扮演一个智能办公助手角色,风控过程中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还有一个,可能现在大家谈比较少的投资者教育,这是需要补短板的地方,AI大模型在这个领域能够生成内容,提供比较友好的人机交互,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应该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这是我说的第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金融。如果我们看过去十来年数字金融创新,我们发现主要还是基于消费端,就是解决个人投资者在支付、理财、零售、社交、外卖等等这些方面的需求,也就是我们的消费互联网平台在这一端,在零售金融服务方面我们有非常大的进展,给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但是,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供给端,我们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在新的动能是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我们支持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金融部门如何去有效的支持实体经济,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我们产业端的金融创新,也就是说产业数字金融。这样一个新的模式是以产业互联网作为依托,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以数据的信用作为核心特征的这样一种新型金融形态。这样一种金融形态和消费端的场景化的金融服务相比又有它的独特性,第一个,它会基于重点的一些行业,或者一些重点的产业链、平台或者核心企业来提供场景化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对于每一个不同场景可能都要理解它的产业逻辑,采用不同的风控体系。另外,我们要利用数字技术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这些信息不对称,使得我们产业链更加透明,企业底层资产更加可视化,从而降低金融机构识别金融风险的成本,同时,我们可能要深入到产业的逻辑,能够有效的利用产业的生态和场景来进行风控。另外还有,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也能够为我们金融机构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讲数字金融,可能现在面临的难题就是,大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容易从数字化转型里面去受益,因为数字技术天然有一种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但是金融机构如城商行、农商行,如何找到有效路径在数字时代赢得生存空间,我觉得产业数字金融也许是一条新的路,我们去年去珠海调研了华润银行,我们看到华润银行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依托于华润集团产业背景,在商业票据贴现的场景,对这个环节做了深入剖析,研究怎么样用数字技术使得票据的贴现快捷、便利,特别是“小票、短票、散票”,这些票据人工处理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对客户来说也是很糟糕的体验。但如果利用数字化方式把票据贴现,在线方式贴出,获得用户好评,很短时间获得大量用户,他的份额甚至可以和大行比较,这是很好的案例。

  第三个趋势,基于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金融,我们来到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核心要素,作为和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能够相提并论的新型的生产要素已经被写入中央文件,但是数据和独特的生产要素,像数据的产权,还有流通、定价,以及数据的流转过程中有它的特性,需要新的治理和交易的配套条件,比如说数据的产权难以界定,它产生的收益权也不容易去分配,数据要连通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数据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隐私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在金融里面,我们看到数据已经成为数字金融业务里面一个关键的要素,也是我们这些金融机构核心的竞争力。

  我们看到我们的征信市场也在被大数据所赋能、所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也存在一些难点,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征信体系能否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能够把更多的替代数据纳入到征信体系中来,以及我们的很多信用风险控制需要用到一些公共部门的信用数据,但是公共部门的数据使用流转起来具有比较大的障碍,另外,比如联合放贷、助贷业务中,也需要断直连这样的要求,这些对数据在数字金融业务中数据如何有效的使用,特别是信用数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3年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元年,2022年底国家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的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也简称《数据二十条》,20条意见制度层面规定了数据确权、流通、治理关键环节,初步搭建数据基础的四梁八柱,另外到在国内也纷纷成立了一些大数据的交易所,这个也是在数据的合规使用流转方面的一些重要的探索机制。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使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等,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有了主管部门,在这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1709)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这是我说的第三个趋势。

  第四个趋势,关于跨境的数字金融,还有中国的数字金融或者金融科技企业出海。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过去十年里产生了一场数字金融的革命,在某一些领域,比如说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在线投资理财、场景化投资服务这些领域,应该说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这是我们北大的数字金融中心团队出的一本书,中英文同步出版,这也是比较少的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数字金融故事的一个著作。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普惠金融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提出了一些中国式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务,我们的大科技的平台基于平台的生态还有大数据也促成了很多的信贷,提出了大科技信贷这样一个模式,应该说为全世界提供中国式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跨境的数字金融服务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障碍,一方面我们看到外国的一些游客在中国的支付还有金融服务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我们已经跑步进入数字支付时代,但是很多国际友人还是在银行卡或者现金时代,他们到中国来之后这些相关的数字服务能否得到有效的服务,我们也看到在过去一年里面,应该说进展非常快,特别是在杭州的亚运会期间,我们看到境外的来话人员已经可以使用像支付宝、人民币、云闪付等等,再比如说我们的移动支付平台,像支付宝已经开始支持境外的个人使用他们在本国的本土化的电子钱包,可以扫描带“Alipay+”、“支”标识的收款码就可以消费,不需要专门注册国内的支付APP就可以使用,所以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进展。

  另外,中国的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应该说海外市场为我们的这些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企业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我们在建设金融强国过程中,所谓的金融强国,实际上也得有一个比较,其中我们的数字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是我们金融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托数字金融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它的一些边际成本比较低,数字金融企业也已经开始出海了,目前来看目前最大的目的地应该是东南亚,这是一个,另外,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金融,随着国家整体的影响力在提升,建设全球的数字金融中心,在这一块他既是市场的竞争,同时也是技术人才的竞争,更重要的也是监管环境的竞争,我想我们中国应该有市场优势,有技术优势,也有人才优势,在监管环境方面也是我们下一个竞争的点。

  我上个月去参加了新加坡的金融科技节,当然也有很深的感触,因为刚才说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最大的目的地是东南亚,进军东南亚的桥头堡就是新加坡,除了中国企业我们看到很多其他英美国家金融科技企业,也把进军东南亚的第一站放到新加坡,我们看到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来的全球一百多的国家参会,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都派了很高级别的官员,还有包括可能有几十个国家的央行都来参会了,所以,我们看到新加坡在这一块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我记得上一次访问新加坡2018年,那个时候新加坡才刚刚提出来要发展金融科技,提出了各项规划,但今天看到在新加坡的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已经很高了,而且,它比较透明的监管环境,比较务实监管沟通的氛围吸引了非常多的跨国金融科技的企业到新加坡,所以这一方面也给我们如何建设全球数字金融中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

  我给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本来就是希望把小区建设得更好

  此前,俄罗斯已宣布自当地时间2月1日起,正式禁止向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使用设置价格上限机制的法人实体和个人供应石油。根据法令,若合同中设置价格上限机制,俄罗斯石油出口商必须通报俄罗斯海关和能源部,且出口商须承诺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合同,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这一法令将持续至7月1日。

  据了解,圣象天门位于西藏那曲市班戈县青龙乡5村境内,属于西藏纳木错北岸自然保护区范围。被称为“西藏美景的终结地”,也是西藏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雄安新区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建设正加紧进行。1月28日,雄安新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项目共43个,总投资416亿元。

  从近期各地集中开工项目以及披露的年度重大项目清单看,5G、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成为投资重点之一。

  胡先生认为,在成立业委会时,应注意公平、公正,选择业委会成员也要选择真心实意为小区服务的业主,随时进行监督,公示,因为业委会掌管了小区的各项收益,“难免会有人在利益面前站不稳脚。”

黄政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