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成时尚热点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5 12:55:49

  不只是“高考加油包”,眼下,“情感树洞”“叫醒哄睡”“失恋安慰”“解压玩具”等情绪消费品花样繁多,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新理念、新现象、新趋势,正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演化为新的消费动能。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2024年,消费者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花一点小钱,买一份快乐,情绪价值潜力巨大。当下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事业、学 业压力大,常常会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情绪消费所带来的快速解压、放松疗愈等功能,成为一代人的刚需。

  如何才能抓住情绪消费掘金点,做好治愈人心的消费新业态?

  用好科技资源,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年轻一代是数字时代原住民,对虚拟商品接受度良好,是数字化消费的拥趸。商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运动、网络营销等新型手段与平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优质服务场景,促进情绪消费产品创新提质。例如,传统的心理医师收费较高且需要事先预约,“AI心理陪伴师”可24小时在线进行智能心理疏导、改善负面情绪,提供安全、廉价、便捷的情感陪伴和疏导服务。

  严守安全底线,防范法律和伦理风险。情绪消费也存在风险,如某些虚拟情感类商品打起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通过低俗类产品传播黄赌毒,甚至导致某些消费者沉迷于虚假情感而不能自拔,影响现实生活。对此,消费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提升消费体验,引导理性消费,并通过制度完善、导向引领、社会监督等协同发力,加强保护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人格尊严、情感寄托等精神利益。

  完善相关法规,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情绪消费品具有特殊性,密切关联个体的私密信息,“情感树洞”“骂醒恋爱脑”等典型的情绪消费都涉及大量个人隐私,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何规范行业标准,如何确定服务准入标准,如何处理纠纷,都需要规范和监管,确保数据价值被安全、合理、合法地使用,确保用户的法律权益和隐私保障。

  在此背景下,鉴于紧缩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开始充分显现,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通胀指标持续下行,居民通胀预期得到缓解,而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居民消费、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表现疲软,预计美联储将逐渐放缓加息节奏,避免对经济产生过度冲击,推动经济实现软着陆。

  宜昌是一座有风景的城市,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2151097107.jpg" alt="" />

<a href="//www.chinanews.com/gn/shipin/2023/01-28/news949714.shtml" target="_blank">视频:提振信心在行动|山东: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a><em class="right">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em>

  据相关报道,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研发的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在今年春晚舞台首次亮相。舞台上的VR画师可以通过VR手柄上的按钮选择色彩和笔法,同时通过VR眼镜实时审视绘制的三维影像效果,而绘制好的三维影像通过渲染合成服务器处理后,实时叠加到电视大屏精彩呈现,让广大观众可同步观看到虚拟空间中的凤凰、麒麟等三维影像。

健健康康回家!

吴与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