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家“618大促”亏本销售无益于平台生态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1 13:38:06

  面对电商购物新变化,平台有必要重新思考,继而创新大促规则。

  2024年的“618”电商购物狂欢已接近尾声。但与往昔的火爆场面相比,今年的“618”,商家方面也传出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据多位中小商家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和往年的“618”相比,店铺的销售额在大促期间并没有明显上升。部分商家更是表示,被困在了电商平台“618”的规则里。大促时间过长导致流量太低,强制绑 定运费险让退货率和成本提高,极度低价导致商家亏本销售。

  在商家、平台和消费者的三方博弈中应平衡兼顾商家的正当利益,这一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但要想帮电商大促破局脱困,或许不能仅止于此。

  本质上,类似现象的出现,并非是仅因为商家、平台和消费者三方利益蛋糕的重新划分,而是基于更广泛的背景。当前经济虽然持续回升向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就是要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面对这个问题,重新切蛋糕很难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事实上,我国电商行业近几年的服务大升级,恰恰是各大平台为了把蛋糕做大进行的一次共同努力,但这却需要商家付出更大成本。于是,就出现了当前的局面,平台低价内卷、搞促销、规则套路化,最终中小商家觉得很受伤。

  十余年过去,电商购物节似乎陷入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困局。有观点就认为,过往认知中的电商购物节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因此,平台有必要重新思考,继而创新大促规则:电商购物节当然还要持续,但不必一定要搞成全民狂欢;营销还是要有,但不必非要搞无底线的低价竞争。

  当前,电商购物的形势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在多种因素的化学反应下,创新平台大促规则、保护中小商家的诉求,就变得越来越明晰。而不少中小商家也开始从多年参与购物狂欢节的惯性中脱离出来。

  曾几何时,鼎盛时期的电商购物狂欢节几乎能席卷一切,连线下交易都要囊括其中。但时至今日,完成历史使命的“618”和“双11”不可避免地要回归日常,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都要适应这种新常态。

  在此背景下,平台接下来要做的,显然是要在规则层面多做创新优化,以更好保护中小商家利益与消费者权益。如此,方能实现多赢局面,更好建设良好的平台生态。

  “除了哲学思考,妖怪故事中还有其他的文化价值,比如有些古代典籍中的记载会有科普的作用。”据张云介绍,唐代《酉阳杂俎》中记载一个名为“修月人”的妖怪,“修月人”说,“月亮的情况像圆球,它的阴影多半是因为太阳光被遮蔽才产生的,在它的暗处,常常有八万二千人在那里修月,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从中不难看出,对月食的理解早在唐代就带有些科学意味。

<strong>  跨界生产口罩公司离场</strong>

  “我们所有列车员是1月18日晚上集合开准备会,能睡下的时候已经是23时,由于需要化妆,我们最早的列车员凌晨2时就起床了。”在车厢内忙碌的陈怡一点不像只睡了三小时的人。巡视车厢安全、提醒旅客及时戴好口罩,检查车厢内设备安全等是这位“90后”列车长全程的工作职责。列车抵达成都东站时已是夕阳西下,1193名旅客与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一方面,生肖文化发源于传统习俗,相关产品更应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特别是每一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真善美的祝福与期望。以兔年为例,兔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是长寿、吉祥与福气的象征。2023年,天干为癸,地支为卯,故为癸卯。癸卯五行属木,为祥和温顺之木,饱含鸿运纳福的美好寓意。因此,相关生肖商品要在传统中寻找发展根基、在设计上体现文化底蕴,使得产品与生肖文化充分碰撞,完成生肖符号与实物载体的融合,这样才能在一众商家中脱颖而出,真正抓住生肖经济这个大商机。

  希腊雅典,修缮一新的“京品食尚”中餐厅内,整洁亮堂,无处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味。前阵子,餐厅经过整修,重新开张,没多久就赶上了春节。在老板陆翔看来,这可谓喜上加喜。

  林凡称,2023年,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的一年。随着数实融合趋势加速,各类创新工种也将加速涌现,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中高端人才来完成。可以说,中高端人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完)

张智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