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7 08:08:41

  中新网郑州6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6月5日,六五环境日河南主场活动在郑州举行,今年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该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天蓝、地绿、水清正在逐步成为常态。官 方数据显示,河南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

  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刘玉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该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3年,全省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至4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2%,优良天数达到248天,较2015年增加46天。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2019年以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18年的18%提高至41%。

  近年来,河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山区生态林、平原防洪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省级生态县45个,先后建立5类351处自然保护地。全省75%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被纳入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哲表示,今年以来,河南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该省将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增好水、治差水、保饮水”,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民众享有更多蓝天之美、碧水之美、田园之美、青山之美。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科技创新也在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河南成立黄淮实验室,着力建设高端科技平台,加强污染治理、土地修复、节能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科技研发工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合理增长,助力美丽河南建设。

  在谈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这个问题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淮实验室主任吴丰昌认为,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要主动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加快把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成绿色发展优势;狠抓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完)

  今年春节假期,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座北京冬奥会冠军高亭宇创造历史的地标场馆热闹非凡——冰场外,等待取冰鞋的游客排起了数十米的长队,冰面上,不同水平的滑冰爱好者尽情驰骋。

  活动现场除了全家出动的家庭组合,还有不少高龄老人的身影,比如74岁的独居老人蔡阿姨。收到社区邀请后,蔡阿姨叫上了两位同龄好友一同来参加活动,三位阿姨坐在一起吃汤圆的画面尤为温馨。

  “目前我和夫人在深圳蛇口,计划明天乘船去香港,然后换乘飞机到台北。我这个年龄还要拖着行李箱辗转奔波,真的很不方便,在以前,我早上从青岛出发,到台北处理完事务后,傍晚还能坐班机返回青岛……”

  2月4日,记者走进宁夏中卫市大麦地文化产业园,屋内各种岩画复刻作品琳琅满目。直径三十厘米的瓷盘上,富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动物画像交错并存,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整幅画面。一米五见方的中卫北山砂岩上,狩猎人与二十多只造型生动的羊和鹿,共同构成了北方民族特有的狩猎场景。

  “从回国的那一刹那,我就发誓要学德语,重返柏林去做深度调查。”赵莉说,此后,她苦学德语,并连续5年申请到德国做访问学者。幸运的是,2012年春季,她如愿再赴德国柏林,在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待了一年多。

  记者抬起相机,远处的沙丘近在眼前。细细观摩,沙丘的轮廓甚是迷人,两翼顺着风向延伸,平面轮廓呈现新月形,黄沙漫漫,蜿蜒曲折。

李惠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