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辐射强?没有科学依据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22 11:41:57

  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辐射强,长时间驾驶不利于身体健康”等说法在网上传播,引发不少车主和消费者担忧。事实如何?记者进行了求证。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述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首先,法律法规对新能源汽车电磁辐射强度有具体限定。其次,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共同的发展方向,放眼来看,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出现过相关案例。

  据悉,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人们谈之色变的核辐射就属于电离辐射。2017年,电离辐射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以及车内电子电气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是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频电磁辐射等。

  国家政策法规对电磁辐射有严格的限值要求,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任何车辆,在上市前都要进行“EMC测试”,即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和抗干扰能力的综合评定。2017年12月1日,《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正式实施;2019年7月1日,《车辆电磁场相对于人体暴露的测量方法》实施。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还建立了《EV-TEST(电动汽车测评)管理规则》,其中也有人体电磁防护专项评测类目。

  不止于此,汽车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磁辐射也做到了层层防护。据小鹏汽车技术团队人员介绍,他们在汽车电磁辐射防护方面,从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多方位考量,比如高压零部件会以金属外壳屏蔽辐射,高压线则选用双层屏蔽电缆,并保证高压大电流线不进入乘员舱。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传统燃油车相差无几。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300kHz以下的低频区域,国标对于低频磁场的辐射安全标准限值定为100μT,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据多方测试,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大部分工况时,车内不同位置的磁场辐射值都在1μT以下,仅为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另外,记者也查询到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的2023年12月“科学”流言榜也对“新能源汽车辐射强会致癌”等类似说法给出了解答:该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中国经济 网记者 郭跃)

  <strong>“电竞入亚”,如何撕掉偏见标签?</strong>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天津将对《天津市湿地保护条例》进行全面修订,为天津市湿地保护提供法制保障;高标准编制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加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地保护修复力度;建立湿地保护分级体系,完善天津市重要湿地名录,加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占用重要湿地,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完)

  <strong>一要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strong>。聚焦支持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统筹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统筹股市和债市协同发展,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巴勒斯坦民众对布林肯此访未抱太大期待,多个巴政治派别也持消极态度。巴人民阵线呼吁阿巴斯不要屈服于美方压力,并呼吁民众反对布林肯来访。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2/15/4476957146452149659.jpg" alt="" />

  李超还提到,虽然美联储当前态度中性,但也应关注欧洲潜在的金融稳定压力,一旦欧债风险开始发酵可能成为当前美联储决策框架外的超预期冲击因素并影响加息节奏,政策存在加速转向的可能。

巴火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