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撤辣”三个月后热情消退,地产股走低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5-30 20:03:48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实习记者 张溢卿

  消息面上,据香港差估署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08.7点,环比按月再升0.29%,连升两个月,累升2.08%,但按年仍录得13%跌幅,而且仍未收复年初下跌幅度,今年首4个月楼价跌0.84%。

  4月份升幅显著收窄;预期下次公布的5月份楼价只能横行,6月份甚至有机会倒跌0.5%,令次季楼价出现0.21%的轻微跌幅,即上半年楼价恐要累跌1.33%,暂时难扭跌势”,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

  花旗近日发表的报告中也指出,仍看淡香港地产行业,由于地产商急于以合理的价格推盘,但需求仍取决于目前胶着的利率,因此维持全年香港楼价下降10%的预测。

  此前在2月28日香港财政司发布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即日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标志着为期14年的香港楼市“辣招”退出历史舞台。

  新政实施后,香港楼市一度重回火热,政策效果“好于预期”

  中原地产统计“撤辣”后首月(2月28日至3月26日,香港有多达115个新盘录得成交,合计共录得约3799宗,平均每日达到136宗,总成交额高达381.38亿元,与“撤辣”前一个月(1月28日至2月27日)的229宗及39.2亿元比较,按月劲升了15.6倍及8.7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撤辣”效果正在逐渐减弱,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撤辣”后第二月政策效果便显现出疲软。据美联物业统计4月香港一手市场录得1816宗成交,环比3月降低56.18%

  进入5月以后,香港楼市热度继续回落,成交量也持续下跌。

  美联物业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香港5月一手私人住宅注册宗数和二手住宅注册宗数共为5619宗,较4月8970宗大幅下降37.4%,其中一手私人住宅注册宗数环比遭腰斩,下降53.9%。

  据中原地产统计,周末5月25日及5月26日香港新房销售跌至三个月低点一手市场仅录得60宗成交,创下13个周末以来的新低,较上一个周末(5月18日及5月19日)的244宗成交量大跌约75%,成为“撤辣”后表现最差的一个周末。

  5月25日,香港商报报道,反映香港二手楼市表现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44点,按周跌1.43%,创9周新低逼近“撤辣”前的143.02点低位中原地产预测,CCL在6月份可能会跌穿140点。

  对于近期香港楼市颓势,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表示,自撤辣以来,一手成交宗数已经录得近7,000宗,占去年全年约67%,楼市现需喘息回气。

  业内对香港楼市仍抱有期待陈永杰认为,虽然近日市场未有新利好消息,以及有大型上车盘推售使得二手市场交投受压,但近期也有利好消息正在发酵,如内地推出多项救市措施等。现时有不少买家四处看楼比较,静待入市时机,料下半年减息后,楼市将会转旺,前景乐观

责任编辑:何俊熹

  在他看来,真正的基础研究,多数是以稳定经费、严格评估这种方式推动。稳定支持前提下,一个科研管理系统如果缺乏完善内部评估体制,没有淘汰,很快就会陷入“养懒人”“吃大锅饭”的泥淖,每五年进行的一次严格小同行评估可以从制度上杜绝这点。“坦率说,专业的基础研究机构是不能养人的,每个科研人员一定都像运动员一样参与残酷的全球竞争。”

  这种“雇佣军模式”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项目选择方向的失衡和错位。站在科研单位角度,其对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选择缺乏决定权,自身也没有足够资源布局。“有时单位想上的项目没有被批准,不太想上的反而被批准了,感觉项目能否被批准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所以干脆就把所有想做的、不想做的,着急的、不着急的项目都一口气报上去,看哪个能中。这就是为什么基础研究多年来的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为选题并不是最好的,只能出小成果,出不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前述基础研究所所长说。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今年一季度,常州、烟台GDP分别为2184.2亿元、2246.1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5.7%、5.4%,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2022年4月8日至6月2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之后不到两周,张务锋于6月15日官宣被查。同年12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开除其党籍和公职。

  如今,武商布局南昌的举动,意味着武汉、南昌两地的商业也在加快融合发展。湖北日报文章称,该项目有望成为长江中游三省加速融合的“商业范本”。同时,由江城武汉、星城长沙、洪城南昌构筑的消费“黄金三角”也将正式形成,鄂赣湘三省居民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将有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

邱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