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澜:全面“通关”满周年 香港内地“双向奔赴”更紧密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2 18:20:15

  中新社香港2月4日电 题:全面“通关”满周年 香港内地“双向奔赴”更紧密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至2月6日,香港与内地疫后全面“通关”满一周年。这一年,香港与内地人员之间、企业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双向奔赴”密集涌现,新的活力持续迸发,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步伐也迈上新台阶。

  全面恢复“通关”,带来的不仅是“说走就走”“想见就见”的便利,更为香港与内地互联 互通按下“加速键”。这一年,不论是“北上”的香港市民和“南下”的内地游客,各个口岸人潮涌动已成常态,“人气”带来“财气”,密集的人潮带动了香港与内地,尤其是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间新一轮的旅游、购物热

  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无论是在购物中心,还是农贸批发市场,抑或是旅游景点,都能看到不少港人的身影,深圳一些口岸还专为港人推出“购物直通车”。在香港街头,也出现一些内地商品代购店,甚至有旅行社顺势推出前往内地知名仓储超市的旅行团,抢占商机。

  而对于香港消费市场,内地游客的消费习惯不再仅是“买买买”,他们的喜好变得更多元,或体验香港的历史和流行文化,或感受香港的优美风景,更加注重“深度游”。与此同时,许多内地消费品牌也加速进驻香港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超过20家内地知名品牌赴港开店,推动两地商业交流与进步。

  消费的变化只是全面“通关”后两地“双向奔赴”的缩影。过去一年,香港与内地持续在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央的多个重磅规划相继出炉,为深港在创科、现代服务业的合作指明了方向。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确定北部都会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四个区域将在未来5到10年内逐渐成形。届时北部都会区叠加深圳的口岸经济带,香港与内地更大范围、更具深度的合作有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香港与内地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新阶段。

  另一边,小市值猪企在本轮周期中的扩产节奏较快,量升价涨的背景下,部分企业1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大增。唐人神(002567.SZ)1月份销售生猪23.23万头,同比增长升78.14%,环比下降19.45%;销售收入合计3.61亿元,同比上升81.89%。

  与时间赛跑,用时间换空间。广东为重大项目打造投资建设“绿色通道”;河北邯郸推动审批事项“简郸办”、服务事项“热情办”;税务部门连续第十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等方面继续发力……优流程、减资料、简环节在各地区各部门稳步推进。

  海外稀土供应方面,据中金有色研究院统计,目前海外共计43个稀土项目,其中29个为轻稀土项目,14个为重稀土项目。中金有色研究院认为,海外稀土项目虽为数不少,但总体来说开发进度缓慢且多数低品位矿山开发经济性不高。因此,以中国供应为主的格局有望延续。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边城》描述的纯净之美,吸引无数游人来此寻找梦中安适恬淡的世外桃源。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边城”,而在茶峒老街,可以觅到最大的公约数:几爿墙壁斑驳的老店、随意堆放的南杂百货,保持着旧时模样;令人垂涎欲滴的花椒腊肉、翠绿香葱点缀的米豆腐,抚慰着远近食客的乡愁;或俯身曳桨、或奔走忙活的女子,那不是活脱脱的“翠翠”嘛……

  近几年,林光武心系桑梓、回报家乡,将投资重心转向国内,还为推动扶持温州华侨新生代回归创业、建设“华侨小学”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王筱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