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0 09:18:55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大党大国的为民情怀,也是大党大国的价值坐标。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在擘画目标中展现使命之艰、责任之重。深情的祝福、殷切的期盼、谆谆的嘱托,给人们以强烈的方向感、奋进的力量感,激励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走好未来的路,让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过去这一年,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温暖的生活气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关乎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康。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这些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只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就能让民生关切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场景。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重大课题,都与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继续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力争通过践行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进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越是锚定目标,越要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这不仅需要聚焦老百姓真正的操心事、烦心事,而且要瞄准民生工作中那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只要是群众所想所盼的实事就要做到心坎上,只要是群众衷心拥护的民生改革就要改在关键处,在日拱一卒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来说,必须始 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切实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更投入、更给力的工作实绩,以有干劲、有奔头的工作激情,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从郑智的俱乐部职业生涯来看,他完成了绝大部分中国足球运动员没能完成的事情,夺冠、留洋、归国再夺冠……所有的荣誉仿佛都在眷顾这个沉默的东北男人。

  但他承认自己在朋友请求其帮忙下注时没有勇气说“不”,也没有向世台联举报。“我天真地以为我只是回应了一个好朋友的请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利益回报,我为当时的愚蠢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中国团餐行业新媒体“新团餐”在2019年7月19日推送的一篇文章显示,中快餐饮已形成连锁化经营规模,经营的食堂已经超过了800家,员工超过四万人,每天提供500万人次用餐。

  “能否保证孩子不脱离领队视线,是否具备及时处理紧急情况的预案,周边有哪些可调动的资源?”每次提前到现场踩点,于会青都会反复问自己这些问题。她目前所在机构的研学产品对年龄有明确要求,例如,8岁以下儿童不单飞、只做亲子游。“人命关天,宁可保守一些。”于会青说。

  对于当前的两国关系,中美外长的此次会谈,是一个珍贵的积极信号。同时,诚如网友指出的,与美方交往,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毕竟,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操作,中国人并不陌生。

  “研学也是目前教育口极少数可以向家长收费的项目之一。”严初坦言,北京地区的补贴力度是每名学生每年100元人头费,但各地政策不同,很多省份没有这笔补助,费用全由家长出,有的学校一年研学四次,寒暑假、春秋游,每名学生一年的研学投入就两三万元,“很多家长都快崩溃了”。

黄台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