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套景泰蓝艺术精品亮相中国工美馆 一展大师钟连盛精湛技艺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18 16:21:35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逐梦蓝彩——钟连盛景泰蓝艺术展”17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现场展出的100余件/套精美的景泰蓝艺术作品,让观众充分领略景泰蓝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962年生于北京的钟连盛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此次展览共设“系出名门 一脉相承”“艺以载道 器成经典”“见证历史 国礼华章”“革故鼎新 敦行致远”“艺术不息 连盛九珍”“以手传心 桃李天下”“手作匠人 绘梦蓝彩”和“影铸匠心 镌刻时光”八个单元,共展出100余件/套精美的景泰蓝艺术作品。展览集中呈现了钟连盛大师的匠心独运之作,他凭借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卓越的创新思维,将景泰蓝工艺发挥到极致,镌刻出时代的风采,展现出一幅幅中华盛世的瑰丽画卷。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陈丽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红,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魏连伟等嘉宾先后发言。他们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对钟连盛大师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各位嘉宾也表达了对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钟连盛大师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从15岁起“逐梦蓝彩”的奋斗历程。当提及前辈影响时,他感慨万分地表示,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辛勤耕耘,离不开钱美华大师、米振雄大师、戴嘉林大师等众多前辈的悉心指导与宝贵启示。他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人领略到景泰蓝艺术的魅力,从而推动景泰蓝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开幕式上,“连盛九珍——钟连盛大师经典代表作专家评选结果公布”环节备受瞩目,这是由行业专家精心评选出的9件最具代表性的钟连盛大师杰作,包括《和平尊》、《一路锦绣》山海尊、《汉漠飞天》瓶、《和平颂宝鉴》等,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现场还举办了捐赠馆藏仪式,展览呈现的12件艺术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馆)收藏。这些藏品包括了钟连盛大师的诸多代表作,如《九州鼎盛尊》、《一路锦绣》山海尊、《世纪荣光》日晷等,同时也涵盖钟大师弟子们的优秀代表

  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外珐琅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王辉及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担任策展人,将持续展出至7月16日。(完)

  学中医的同时,胡彪还报名参加乡村医生临床医学三年函授学习班,并顺利通过了湖北省乡村医生资格考试。他还自学了内科、儿科、中医等基础理论。

  负责人表示,2023年,北京将以提质便民为核心,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全面落实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科学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各区“一圈一策”方案落地,完成崇文门、朝青等重点商圈改造提升,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落实促进商业步行街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首开龙街等新增培育型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布局和前门大街等更新提升型商业步行街的品质提升,开展首批全市商业步行街评估。

  其次,中国是一个很善于“睁眼看世界”、主动利用外部压力的国家。翻开当代中国改革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倒逼国内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在“与狼共舞”中提高自身产业国际竞争力。外部压力加大从来不会令中国改革步伐迟滞,反而会激发中国的危机意识,将压力转换为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动力。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10/3229697733.jpg" alt="qxtx" />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年逾七旬的梁嘉慧舍弃了两米长的手工绘图台,自学电脑绘图、线切割、看电路图等技能。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下,精致餐饮孕育出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数据,上海仍然作为精致餐饮消费的风向标,新上榜多达66家;北京拥有38家上榜餐厅覆盖海内外19个菜系,体现首都文化的多元性;广州17家上榜中,以粤菜、潮州菜、客家菜占比超80%,引领广东本土菜系的发展;成都共有19家餐厅上榜,同比增长150%,是Top5城市中新上榜增势最快的城市,而杭州更是中国内地唯一“二钻餐厅”增加的城市。

吴慧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