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七旬驯鹰人培养300余名传承人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5-24 17:07:12

  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23日电 题:新疆七旬驯鹰人培养300余名传承人

  作者 陶拴科

  “小时候跟着家人上山时,偶尔会碰到小鹰就带回来,然后慢慢驯,给它喂食喂水,渐渐地小鹰也就习惯了我们的生活。驯 化好后,我们就带鹰上山捕猎。”23日,谈起养鹰、驯鹰的故事,今年74岁的库尔马西·胡特曼依旧饶有兴趣。

  库尔马西生活在被称为“中国猎鹰之乡”的新疆阿合奇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其从开始学习养鹰、驯鹰,至今已经50余年,是家族中第七代养鹰、驯鹰人。

  2011年5月,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阿合奇县举办一场与猎鹰有关的旅游活动。该县87名猎鹰手亮相,展示了与猎鹰的互动技艺,并展示了猎鹰抓捕兔子的场景。猎鹰敏捷的抓捕能力,也印证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俗语。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没有书籍或者文字记载,全靠祖辈一代又一代口头传承下来。

  养鹰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一只成年鹰每天要吃900克左右的鲜肉。库尔马西说:“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一直在传承。我们视鹰就像家庭成员一样,要养好。”

  多年来,库尔马西已经培养300多名猎鹰传承人,他们都成为阿合奇县很出色的猎鹰手,有些成为新疆地区级(州级)、县级非遗传承人。

  “每一只鹰的驯化都要用心,要与鹰沟通。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将一只性格倔强的鹰驯化成听指挥的鹰。”库尔马西的徒弟木沙别克·阿德尔说,“这是祖辈们留下的风俗,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我们的情感、记忆和信仰,我们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柯尔克孜族民众和鹰有个约定,一般驯养五年后,猎鹰将重返天空,回归自然,守望苍穹。

  养鹰、驯鹰50多年来,库尔马西已将近10只鹰放归自然。“每次放鹰回归自然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真有些舍不得。也有放回自然的猎鹰会再飞回到院子里,看望‘家里人’。”

  长时间的相处,猎鹰与人心灵相通,驯鹰人看到猎鹰会倍感幸福。

  “每天,我都会看看家里的猎鹰,捋一捋它的羽翼,与猎鹰待一会儿,心里才踏实。”库尔马西说。(完)

  那时候,我本来有机会继续攻读美术设计,我在美术方面的成绩真的挺高的,中文我拿第一,英文也Ok的,可是我其他成绩不好,学校本来也推荐我继续升学,可是最后还是因为学费太贵了没读,就出来工作,一直走到今天。大概四五年前吧。我就觉得马浚伟人生的路看到的风景、走过的路都很丰富、也不简单,可是我觉得我在专业上的一些知识还是需要补充一下,我那时候有朋友在北大读EMBA,刚好我去北京旅游。他们就带我去北大参观。然后就碰到那个课的主任。他们问我“小马哥,你要来读吗”?我说“我能吗?我不是大学生,我没有读过本科。”结果他们愿意收我,可是我没办法考联考的,我是就读这个课程,但没有考内地的硕士学位,所以在2020年毕业的时候,我已经在微博、脸书上说得很清楚。因为很多朋友恭喜我成为硕士生。我说我不是硕士生,真的不要误会,我没有拿到这个学位。我求的也不是求那个(学位)。

  榎浩表示,两国新年都寓意团圆和祝福,但中国新年气氛更浓烈,大街小巷装饰喜庆,中国红随处可见,人员流动更大,“我看到中国很早就准备年货和送礼了,很热闹”。榎浩介绍,在日本,民众新年必做动作之一是扫墓、祭祖,祈求来年家庭事业顺利。

  “新春快乐,欢迎回家!”在经过人证对照、核验证件、加盖验讫章等一系列查验流程后,民警张孟阳透过验证台的话筒向每一名入境的中国人送上祝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9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19日透露,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各省已经度过了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三个高峰。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9日电 题:众多“神兽”,中国人如何选出“十二生肖”?

  去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在医药制造等项目带动下增长28.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在互联网相关服务领域带动下增长41.3%。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加快布局,新基建项目投资增长25.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陈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