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全球首秀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4 12:56:30

  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在巴黎开幕
  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全球首秀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侯翔宇、黄岸 通讯员穗宣)当地时间5月13日,由中国国家电影局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在巴黎盛大开幕。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入选本次法国中国电影节展映影片,并于当地时间5月12日举行特别放映活动。据悉,《康熙与路易十四》为献礼中法建交60周年而作,本次放映是影片全球首秀。

  荧幕内外:一次填补空白的“中法相遇”

  虽分居丝绸之路东西两端,两位君主的奇妙交集推动了中法两个迥异文明的“握手”。《康熙与路易十四》主要讲述了三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六名“国王的数学家”前往中国,与康熙皇帝展开积极互动,进而开启两国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交流的故事,充分展现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和积极意义。

  中法交流互鉴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描述这段历史的纪录影片并不少见,然而过往影片大多聚焦民间外交,《康熙与路易十四》将目光投向两国君主层面的交往,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康熙与路易十四》分为科技篇、商贸篇、思想文化篇三个篇章,系统性地展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比如康熙时期由法国科学家帮助完成的《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第一幅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地图。片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展示,尤其康熙真迹《圣祖算草》,更是第一次对外公开授权展示。

  本片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中法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据主创团队成员介绍,在《康熙与路易十四》拍摄过程中,两国团队各自在两地取景拍摄,制片难度很大。

  “中间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包括语言和时差问题,我们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是从傍晚五六点一直和法方来回讨论直至凌晨一两点。所幸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康熙与路易十四》制片人董培雯说道。因成片效果出色,该片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以影为“桥”:传统文化“出海”,推动文明互促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为更好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为法国民众了解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多样性提供广阔的窗口,电影节组委会精选《康熙与路易十四》《长安三万里》《流浪地球2》等10部中国影片,将在法国的十个城市展映。

  《康熙与路易十四》是本届法国中国电影节首部放映影片,由广州广播电视台、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幸运之光电影音乐公司(法国)共同出品。中法专业电影团队分别在两国取景拍摄。

  在沉浸式观看影片后,很多巴黎观众对《康熙与路易十四》表达了浓厚的兴趣,现场观 众与主创团队进行长时间互动。

  在荧幕内,中法商贸交流互利互促,中国商品进入法国后屡屡掀起“中国热”;两国思想文化交流使一大批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古籍经典传入法国,在法国思想界、学界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启蒙运动,实现了西学东渐、东学西传。

  “我们的目标是要拍一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合拍片。现在看来目标我们基本达成,影片的法国合作方也对接下来的海外发行和销售工作充满信心。”《康熙与路易十四》总监制喇培康说道。

  天津市纪委监委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未批先建”“边建边批”等突出问题,按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市、区两级同步推进”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一批风险隐患、完善一批长效机制,营造依法依规、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是研制团队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丰硕成果,离AG600飞机尽快在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担当重任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审计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各委员均是联合国会员国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长或拥有同等职衔的官员,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能连任。审计委员会现任3名委员为智利共和国审计长豪尔赫 贝穆德斯先生,法国审计法院院长皮埃尔 莫斯科维奇先生,以及我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长)。

  卢拉分享的照片显示,马特维延科和斯维里登科将分别代表俄罗斯和乌克兰参与卢拉的总统就职典礼。两人也将分别和巴西卢拉政府的候任外长毛罗·维埃拉(Mauro Vieira)会面。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始建于距今4300年左右,使用约500年后废弃,面积在400万平方米以上,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城址。2012年迄今,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外城东门址、内城韩家圪旦高等级墓葬区、城外樊庄子“哨所”等,除了大量出土遗物外,还发现了“头骨祭坑”及“藏玉于石”的现象。外城东门址所发现的内、外瓮城及马面等遗迹,是国内最早的同类城防设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邵晶说,考古发掘的种种迹象表明,皇城台是石峁城的最核心区域,已具备早期“宫城”性质。

童逸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