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

来源: 北青网
2024-06-24 02:51:18

  中新网南平1月10日电 (记者 张丽君)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开展 的古生物化石发掘取得重大突破,系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是已知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

  在10日开幕的福建省南平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林建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了上述消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福建区调队在做区调工作的时候,政和就发现了一些化石的线索。后来,相关人员工作又陆续采集到了鱼、龟鳖类等等一些标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前辈们给这些标本做了鉴定清单。

  2021年春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进行恐龙考察,从闽北到闽西,走了一个月。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海鲁介绍,在政和,一开始虽然发现了许多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四条腿脊椎动物,研究人员觉很奇怪。后来找出上世纪70年代当时最原始的野外记录本,依据现在的地层保存情况、地层的倾角等各方面因素,找到了现在发掘的地点。

  勘探完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在2022年和2023年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工作,陆续有了发现。

  尤海鲁表示,恐龙有兽脚类里面一支往鸟类方向发展的,福建龙就是跟鸟类的起源很接近,叫近鸟龙。

  目前,发现“奇异福建龙”的地层,保存很好。依据发现的标本可见,福建龙后肢特别长,说明更擅长奔跑。依据地层判断,它们可能生活在沼泽环境,所以有非常长的后肢。

  尤海鲁特别提到,福建龙的发现,意义重大,是福建发现第一只被命名的真正的恐龙;另一方面,福建龙所在的化石层位,和始祖鸟的时代有点接近,也就是距今1.5亿年左右。从鸟类起源这个角度来看,“奇异福建龙”正好填补鸟类起源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空白。(完)

  2月5日08时至6日08时,新疆北疆北部、西藏东南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50~60毫米)。

  百福司镇地处鄂、湘、渝交界地区,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当地野生楠树品种繁多,数量庞大。其中主要为桢楠,俗称“金丝楠木”,是最为顶级的木材之一,古人称之为“木中黄金”。

  <strong>致富当地农户</strong>

  环顾当下,神州大地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人民生活充满新气象、新风貌、新变化。这一切都值得新闻工作者细细观察、用心发现、真情抒写!毕竟好的新闻报道来自真切平实的文风,来自鲜活动情的讲述。新闻工作者唯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锤炼独特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全副身心感知时代脉动,讲好故事,创新表达,才能在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同频共振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唱河南坠子对胡梦哲来说是一件有趣又神气的事,尤其是获得观众的掌声,自豪感立马涌上心头。如今,她也有了一个宏大的梦想:“我期待将来能成为马街书会的‘书状元’,在更远、更大的舞台上唱响河南坠子。”

  “他们(园区)在前期招商的时候,(选择的)企业在特性上可能会有一定的趋同性。”该人士认为,三家企业出现相似的情况,可能存在招商时选择的企业特性趋同的原因,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说都是外部环境导致的,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或者发展阶段去看。

蔡淑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