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行万里

来源: 金融界
2024-05-31 05:37:27

黄色网下载端------------  歹徒疑往新北市逃逸,警方接获通报后追查,发现疑似涉案车辆已被烧毁,警方调阅周边监视器厘清事发经过。SECO8RbA-ackshJDMVO1NchWLJ6-“大鹏”展翅行万里

  “大鹏”展翅行万里

  ——看深圳如何把握蓝色经济新机遇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城市迅速发展。从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再到上海自贸区的揭牌,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沿海城市率先吹起,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打开了一扇门。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即日起,《经济》周刊推出“海岸与城市”系列调研报道,讲述各地积极运用海岸资源,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图景的生动实践。

  深圳,又称鹏城。

  翻开深圳地图,中心区背靠莲花山,这里草木葳蕤,百花绽放,见证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这里毗邻港澳,面朝南海,风生水起,波涛千里。

  在这山海之间,深圳犹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翱翔天际。

  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航程,创造了“深圳奇迹”,也塑造了“深圳精神”。这精神,展示着这座创新之城锐意进取的格局,镌刻着这座开放之城志存高远的胸襟,书写着这座活力之城博大包容的气质。

  “大鹏一日同风起”——

  这“风口”,深圳偏爱自己创造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世人对于鲲鹏最初的认知,大都源于庄子的《逍遥游》。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豪迈的名句,让鲲鹏意象更深入人心。

  取名“鹏城”的深圳,将鲲鹏志存高远、开放博大的精神深深融入血脉。

  站在深圳大鹏新区鹏城村大鹏所城的城门楼上,记者仿佛看到当年海面上的汹涌波涛,依稀听到抵御外敌时的隆隆炮声。

  “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大鹏所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海防古迹。所城虽经600余年的风雨却依然傲然矗立,见证了历史变迁,引领了文化传承。”深圳市大鹏新区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带着记者参观这座井然有序的海防城池。

  记者穿行古城,踏着青石阶梯,走过纵横小巷。“大鹏既是海防要塞,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许多商船在此进行贸易和交流,开风气之先。”黄文德介绍,当地考古中发掘出的层层瓷片,就是当年商贾云集的印记与见证。

  褪去昔日的战火硝烟,从大鹏所城到今日之深圳,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气却从未消减。永远敢闯敢试,永远走在前列,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标签。

  几公里外,位于大鹏新区水贝村的袁庚祖居,青砖黛瓦的岭南建筑透着浓郁的文化特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祖居展陈中,这句口号格外引人注目。

  1984年,袁庚提出的这句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的文化坐标。

  举办新中国第一场土地拍卖会、第一个取消粮票、成立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创办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改革的“春雷”接踵而至,振聋发聩。

  深圳的发展也伴随着困惑,从“姓资姓社”之争,到“特区不特”的政策之忧,到“被谁抛弃”的瓶颈之惑,到“难以为继”的资源之虑……一次次争论曾把深圳卷入舆论旋涡。

  但深圳每一次都能迎难而上,抱着“允许改革失败,但不允许不改革”的执念,先行先试。对于深圳而言,应变求变和改革创新早已成为常态。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持续创造1000多项全国第一,深圳也在创新中收获深厚经验。

  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版图;因地制宜培育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深港两地上线试运行;深汕特别合作区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今天的深圳,向“新”求变的志向更加高远,向“新”而行的步伐更加铿锵。

  “大鹏一日同风起”,这“风口”,深圳更偏爱自己创造。

  今年一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继续跑赢全国和广东省;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8.8%……如今的深圳经济,依然在高起点上延续着高速腾飞的奇迹。

  “深圳奇迹,从根本上源自观念的力量。”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看来,深圳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城市品格密不可分,“深圳与生俱来地具有敢于冒险、宽容失败、追求卓越这些显著的移民文化特质,最突出的就是敢闯、敢于冒险的精神品质,这是深圳持续发展重要的文化原动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港口兴,则城市兴,经济兴。站在盐田国际大厦向海上远眺,但见桥吊繁忙运转,巨轮频繁进出。

  “40多年前,盐田港还是一片滩涂。40多年间,我们创造了开山入海建造码头的传奇。”指着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盐田国际董事总经理顾问霍树华向记者讲述着盐田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沧桑巨变。

  从以靠海造盐而得名的小村落到世界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从只有千吨级小泊位的起步码头到年吞吐量超过1400万标箱的世界级大港,从一条深港驳船线路到每周近百条国际班轮航线通往全球,盐田港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有着三十多载港口从业经验的霍树华不禁感叹“来路峥嵘,前景可期”!

  盐田港的繁荣,连接着深圳梦想与世界机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的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是深圳精神的重要内容。”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副教授陈能军指出,“开放”既是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的基因,是深圳的历史传承,也是时代赋予深圳的特殊历史使命。

  “开放包容”展现着解放思想、海纳百川的胸襟——2023年10月发布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努力将深圳都市圈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先锋典范、开放包容的世界窗口。

  “开放包容”包含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思维——今年5月,《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发布,从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开放包容”浸润着和谐发展、共享未来的理念——与文化相伴相生的,是深圳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持续迈进的实践探索。

  如今,深圳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量的比例超过97%,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六成;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35.9户、企业146.6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开放带来多元,包容孕育创新。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海溟溟》艺术展现场,一幅长达28米的巨幅四屏影像《沉沉海平线》,也在讲述着深圳开放包容的文化渊源——如大海般开阔、如大浪淘沙般奋进。

  策展人张子 康介绍,在《沉沉海平线》中,蚕丝形成的“千重浪”扑击到生锈的铁链上,正映射着深圳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面朝大海的开阔胸怀,以及追求梦想前仆后继的拼搏

  在深圳,海洋带给人的还有那些破浪前行的身影——

  2007年创办于深圳的中国杯帆船赛,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帆船赛事,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之一。中国杯帆船赛组委会副秘书长钟勇告诉记者:“帆船运动之所以在深圳落地生根,是因为这项运动与城市气质相契合。每当风帆鼓起,大家各司其职,完成一个个操作程序。这种合作拼搏的精神在深圳的各行各业都能看到,这不就是深圳精神的象征嘛。”

  从“科技蓝”到“海洋蓝”——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5月17日上午,阳光透过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福田)北广场的玻璃窗,洒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2024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如期开幕,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全方位、近距离的海洋体验。

  以科技创新为标签的深圳,为何要办渔博会?从“科技蓝”到“海洋蓝”,深圳又有着哪些战略眼光和发展考量?

  带着这些疑惑,记者专访了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渔业管理处处长徐洪涛。“实现渔业现代化,离不开创新的理念和装备。以创新著称的深圳,可以孕育不少渔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为现代渔业阔步前行搭建新赛道。”徐洪涛告诉记者。

  “近两年,广东提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为此,深圳也开始超前谋划,耕海牧渔,努力建设现代化的海洋牧场。”徐洪涛说,深圳打造“海上蓝色粮仓”将有三个重要步骤:一是在深汕合作区海域15米水深以外的海域规划建设深圳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二是打造高端装备和自动化养殖技术,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水产品;三是将渔业和能源进行跨界融合,通过大鹏LNG接收站实现冷水养鱼。

  高质量发展海上渔业的探索,正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生动写照。

  山峦葱翠,海岸绵长。深圳坐拥203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5公里海岸线。那一片片蔚蓝,成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源泉。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持续深耕海洋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东部,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把冷排水变废为宝搞养殖,在陆地上建设“海洋牧场”。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引进国际金枪鱼交易公司等6家大型渔业企业,填补了深圳远洋渔业空白。

  不独海洋渔业,海上风电、深海采矿、海上油气开发、海水制氢……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深圳的蓝色产业版图,正在不断扩大。

  为彰显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深圳正步履不停引入国际高端文旅项目,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化发展。

  穿过忙碌的港口大厅,记者来到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港口运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邮轮游客吞吐量、港口泊位、设备状态、实时位置一目了然。“今年五一假期,蛇口邮轮母港旅客量达14.2万人次,客流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8%。”港口运行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每逢周末,大小梅沙、海上田园、海上世界等海洋主题景区,盐田滨海栈道、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等滨海景区,都成为深圳新的网红“打卡”点。人们追逐着浪花,欢声笑语不断。

  尊重呵护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

  来了,就是深圳人

  前不久,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在2024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发布。当片中身穿机械羽翼的主人公从深圳第一高楼纵身一跃,展翅穿越云层、翱翔天际的那一刻,不少人由衷感叹“字字不提深圳,点点滴滴都是深圳”“主角是深圳,又何尝不是深圳的你我”……

  深圳这座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的城市,成为不少年轻人逐梦的地方。“梦都”,成为深圳青春永驻的底色。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更是一座活力之城、梦想之城——这座移民城市,常住人口中95%以上都是外来移民。尊重呵护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是数千万年轻人扎根深圳的理由。“来了,就是深圳人”,每个人都是城市精神的书写者。

  这种文化和力量直抵人心——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谈及在深圳创业时感慨:“短短一年,自己的梦想在深圳得以迅速落地生根、萌芽开花,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梦想成真的成就感。”

  这种底蕴和特色催人奋进——深圳盐田,海边的灯塔图书馆以海上灯塔、港口集装箱为造型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成为盐田黄金海岸不可或缺的“图书馆旅行目的地”。作为图书馆创意的参与者,生在江西、安家深圳的盐田区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杨吕乐,也是一个“新深圳人”。“灯塔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了盐田因海而兴、以海为师的阅读文化,体现了深圳人不断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杨吕乐由衷地说。

  大海在鼓励进取的同时,也安抚着人们的焦虑、慰藉着失败。夜幕降临,盐港夜市的灯火燃起人们心中温暖的光。凭栏远望,深圳最璀璨的港口灯火尽收眼底。

  下班后,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拥山抱海,体验安静怡然的夜生活。“大海的磅礴与美好,会在不经意的瞬间忽然闪亮,‘梦都’的温情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来深圳打拼8年的杨鸣是这里的常客,他说,散落在夜市里点点滴滴的“人情味”,让这个城市有了家的归属感、安全感,也让这个城市有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胸襟和气度。

  日复一日,大海掀起碧蓝色的波涛,犹如深圳移山填海的壮伟景象,更似蕴藏在民众中的创造伟力。他们身上承续着的时代基因,流动着的创新血液,焕发着的远大追求,是深圳最深厚最宝贵的财富,更是深圳继续前行最大的底气。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慧 严圣禾 刘华东)

  当日凌晨2时左右,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地区遭以色列导弹袭击,造成两名士兵死亡,另有两名士兵受伤。袭击还导致机场受损,一度暂停运营。(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倪紫慧)

  除了做好电煤运输工作,保障企业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电外,广西市场监管部门还针对过冬保暖产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确保优质产品供应,让这个冬天更加安全温暖。

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颜某抓获归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