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新院校新举措 2024年中国高考呈新看点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8 01:18:59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曾玥)又是一年高考时。2024年中国高考6月7日启帷。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有1342万名考生报名参考,比去年增加51万人。随着新专业、新院校、新举措相继落地,2024年高考呈现新看点。

  今年,7省份将迎新高考首考。

  根据具体实施方案,以上7省份均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过去10年,新高考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此举为学生提供了相对更宽的选择空间。

  服务国家战略、适应社会所需,一批聚焦前沿领域、强化交叉融合的新专业也正为考生拓展更多报考选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的24种本科专业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包括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智能视觉工程、中 国古典学、体育康养等。

  有关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强化交叉融合,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

  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天学院增设智能视觉工程专业,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空间+光学+信息+智能”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中国人民大学首设中国古典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继承并精通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掌握中国传统学术路径,具备世界人文学术视野,善于从大人文的视角从事古代中国研究的学生;因应人口老龄化需要,广州体育学院设立体育康养专业,调动结合养老、体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师资力量支撑办学,多方位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新专业加紧筹备之际,一批新院校正应运而生。今年5月,教育部先后两次公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名单,共有康复大学等33所院校在列。深圳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院校也在官网宣布预计今年开始招生。

  新专业、新院校如何选?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建议,考生可重点关注院校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就业方向等信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优势潜能和发展规划进行理性选择。“考生和家长须通过正规权威渠道了解院校和专业,注意甄别信息真伪,避免被不实网络信息误导,影响选择判断。”

  当前,“智能化”成为招考新趋势的同时,也正开拓高考监考新思路。

  连日来,多地相继发布提示,今年高考将实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严防考试舞弊行为。

  天津将在部分考点试点考场实时智能巡查,考试结束后,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识别技术,对所有考场录像全程回放检查,对发现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广东高考考场将启用AI实时智能巡考系统,考试过程中,系统可通过影像和视频数据,检测考场作弊、抄袭等异常行为;海南也将在考场试点采用AI智能巡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及时发现和预警违规违纪行为。

  在提升人防技防能力以全力实现高考公平公正之余,各项服务保障力度亦有增无减。

  北京、甘肃等地为考生办理身份证开通“绿色通道”,天津、海南等地开设“云看考场”服务,四川、湖北、山东等地推出高考定制公交专线,满足考生乘车出行需求……此外,高考期间各地还将为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为残障考生提供合理考试便利。

  由傅首尔、杨笠、易立竞、杨天真任嘉宾的综艺节目《展开说说》,则开启了一场场辛辣不设防的爽聊局,用独特的视角、有趣的灵魂,畅聊“姐姐也没有答案”的话题。节目聊的是各类生活话题,挺像小鲜综《毛雪汪》。

  <strong>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strong>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距景区仅5公里,造成包括游客在内的17.6万人受灾,7.3万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九寨沟景区关闭重建,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一时间门可罗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毒品导致深层次社会问题。吸食毒品对脑内神经造成的破坏加剧吸食者的心理焦虑和认知障碍,诱发部分精神疾病、加剧情绪激化,导致家庭危机、暴力犯罪、儿童心理创伤等问题。与此同时,毒品泛滥削减了美国社会劳动力基数,影响美国人口平均寿命。数据显示,1999年至2017年间,美国有累计超过70万人死于药物过量,用药过量的致死人数已远超艾滋病、车祸和枪击的死亡人数,其中70%为25至54岁之间的男性。毒品泛滥成为美国社会憎恨但难以真正铲除的顽疾之一。

  据介绍,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重中之重。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将秋粮收购列入年度重点监督任务,推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印发通知,召开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宣传解读收购政策,发布购销信息,增设流动站点,延长收购时间,为农民提供清理、烘干等“一卖到位”服务,强化仓容、资金、运力等保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吴千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