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4 02:01:58

  中新网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其中,2023年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等,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露天遗址,也是目前广东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古遗址。2014年4月至8月,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近400件石制品。考古人员根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文化面貌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推断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上、下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0万至80万年。

  磨刀山遗址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 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称,围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设定的课题目标,接下来5年至10年磨刀山遗址要持续开展田野考古调查。该研究所将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古地质、古地貌、古环境的研究,为复原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历史和环境提供资料。

  此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据悉,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完)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

  比如,鼓励科技创新力量资源更多向行业基础设施集中。值得注意的事,OpenAI并非一家聚焦于“场景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其技术和模式就是对人工智能的训练、模型进行长期重度投入,从而系统性提升底层技术能力。

  “我们新年开工揽获了一个亿元大单,靠的就是创新研发带来的产品实力。”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称“衡阳运机”)董事长廖纯德自豪地说,企业去年新研发的专利新产品——“湘龙牌”输送机,日前成功中标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井下西一盘区3-1大巷、3-1煤配仓及4-2煤大巷带式输送机项目,订单金额1.8亿元。“虽然过去三年疫情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但是我们依靠创新研发,奋力开拓市场,2022年企业营业额超11.5亿元,逆势增长40.23%。”

  2月5日,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的通知》。

  2019年9月、2020年1月,被告人霍某程先后两次通过手机拍卖软件“微拍堂”,将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七克台镇收购的1个石杵和1个石矛出售给他人,共获利3306元。经鉴定,上述石杵、石矛均为三级文物。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之一的湘桂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际纽带。为了守护湘桂铁路伶俐段的安全畅通,铁路警务区民警韦东已驻守10个年头。

陈逸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