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脱贫人口大省如何一路奔“富”“黔”行?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5 05:35:32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中国脱贫人口大省如何一路奔“富”“黔”行?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去年9月,来自贵州台江的绣娘石传英带着她的苗绣,登上了米兰时装周,一针一线何其精彩。像石传英这样受过培训的绣娘贵州就有50多万。”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越来越多在外的贵州人回家乡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2020年11月23日,贵州这个昔日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省份的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923万人。贵州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成为脱贫人数最多的省。

  “我们一方面稳定外出务工规模,让600万民众在外稳岗就业;另一方面,持续发展县域经济,壮大乡村富民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有奔头。”贵州省副省长罗强告诉记者。

  “如今贵州乡村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常生活,已不再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罗强说,近年来,我们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实施“贵州技工”“黔菜师傅”等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让更多的农民有一技之长,并依靠自己的努力,持续过上了好日子。

  全力打造“中国数谷”

  “去年,中国移动在贵阳建成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从贵阳到广州、深圳的数据传输,仅需10毫秒,到杭州16毫秒。”罗强说。

  “这些年,我们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比如华为、腾讯,以及三大通信运营商等,在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全省投运和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达到47个。我们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数字新基建项目,开通运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罗强说,今天的贵州,已经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之一,贵阳贵安正全力打造“中国数谷”。

  贵州从2014年开始实施大数据战略,到现在已有10年,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实现了蓬勃发展。

  罗强说,现在国家明确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将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算力方面,贵州将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提升智算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智算基地。产业方面,贵州将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生态圈,在数字产业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万桥飞架“黔”途变“钱”途

  世界前100座高桥中,有近一半在贵州。万桥飞架,使17.6万平方千米的贵州山地成为“高速平原”,形成了“两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圈,“七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高速公路交通圈”。

  李炳军说,贵州作为西部内陆省份,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过去对外开放客观条件相对不足。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老铁路开通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贵州开放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从贵州向西,通过中老铁路到老挝万象,可以通达东盟国家;向北,通过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可以直达中亚、北亚、欧洲;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黔粤通道,可以便捷出海。可以说,贵州开放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

  “全省每个市州有机场、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产业路直通田间地头”,李炳军说,交通闭塞已经成为历史。贵州交通的改善,不仅让出行更方便,更带来了贵州人思想观念、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为什么新冠特效药的网售总是踟蹰不前?适应症清楚写明“治疗12岁以上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Paxlovid)”、“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阿兹夫定片)”的特效药,其使用优先级是否在各类感冒药物之前?

  在广东省委举办的“中国这十年·广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介绍,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市场主体总量达1526万户、占全国1/10。广东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2021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超3800亿元,占GDP比重3.1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12月2日,第一财经记者来到武汉文泓置业开发的龙湖天玺(原鼎秀红亭)项目现场,一些业主表示,龙湖天玺1、2、4号楼就是他们等了4年的新家。

  方舱医院的陆续取消,让新冠治疗的压力转移到了基层社区医院,“政策调整以后,我们基层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邓天说,他感受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居民比较恐慌,他的手机24小时不间断地接到抗原阳性的居民电话,即使没有症状大家也想求助社区医院,大部分电话打来都要求做单管核酸,总想证明自己还是“阴性”。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沿海经济大省新注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企业数量相当于全国49%;知识产权数量相当于全国57%。

  “各种物资还是够的,主要是人力不够用,因为我们已经连续40多天上班没有休息了”,黄埔区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邓天医生说,“现在最缺的是儿科医生,因为小孩生病家人最紧张,要求就医的多,但每个医院的儿科医生都少。”

刘素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