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塌房”丑闻滚雪球,日本车企怎么了?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6 00:43:56

  中新网6月5日电 近日,日本汽车产业曝出巨大丑闻。日本政府调查发现,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和铃木5家车企的38种车型,在性能试验中存在严重不当行为。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已对丰田汽车总部及雅马哈发动机总部进行了突击检查。

  日媒称,涉事车辆规模共计达500万辆以上。此事不仅震惊了日本整个汽车行业,还引发了外界对车辆安全性及测试真实性的广泛关注。

  作弊被查!鞠躬道歉!

  日本国土交通省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鉴于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大发工业”等近年来接连被曝出不当行为,国土交通省对85家车企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5家公司,为了满足政府的认证标准,在量产认证申请测试中“动手脚”,存在作弊造假行为。

  在日本“有头有脸”的这5家车企,均已承认存在不当行为。具体来看:

  丰田:7款车型存在认证违规问题。3款尚在生产中的车型在行人保护测试中提交虚假数据;4款过去生产的车型在碰撞试验中非法加工试验车辆。

  马自达:在碰撞试验中非法加工试验车辆;输出测试中的引擎控制软件被重新编写。

  雅马哈发动机:在与规定不符的条件下进行噪音测试;在喇叭测试报告中出现了虚假陈述。

  本田:在噪声等测试中,存在脱离测试条件、测试结果出现虚假陈述的问题。

  铃木:一款过去生产的车型在刹车测试上篡改数据。

  3日,丰田、本田和马自达三家企业高管分别召开记者会,就相关事件鞠躬道歉。

  “我们真诚地道歉。”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说完后深深地鞠躬。这是日本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为不当行为道歉的惯常做法。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齐藤铁夫说:“我们将确认不正当行为的事实,并根据结果严格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法》处理。”

  丑闻不断,消费者不安

  在本次震惊业界的丑闻中,最受关注的依旧是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汽车。

  根据这家车企2024年1月30日发布的业绩,按集团整体计算,2023年的全球新车销量达到1123万辆,连续四年创新高。

  针对此次的不当行为,首先被突击检查的也是丰田,日本国土交通省对此解释称,“考虑到车型和测试项目的数量,其影响最大”。

  日本TBS电视台指出,在禁止发售名单上的丰田Yaris Cross,在日本是最畅销的车型之一。造假事件曝光后,日本消费者及经销商感到不安。

  东京一家丰田经销店的经理透露:“造假的消息传出后,我们无法向充满疑问的顾客解释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一位二手经销商表示,丰田汽车多次被曝出丑闻,自己“已经不太能相信制造商了”。

  日本民众也对该事件表示反感。一位丰田车主表示,“基于信任才买的丰田车,现在觉得被背叛了”。还有车主称,“又出现丑闻了,走错一步就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原谅这样的不当行为。”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涉事车企的行为“破坏了汽车用户的信赖和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动摇了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 令人极为遗憾”。

  事实上,这并不是丰田第一次曝出造假丑闻。

  早在2023年3月,丰田集团旗下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被发现在叉车发动机尾气测试中存在数据造假问题,2024年1月又被曝有3款汽车发动机也存在数据造假行为。

  停售减产,经济“被泼冷水”

  多家日媒认为,这几家日本车企的造假丑闻,会对日本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拖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

  受该事件影响,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3家车企的6种车型出货已被叫停。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若停止出货造成减产,“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非常大”。

  日本经济学家进一步警告,汽车业丑闻可能会对日本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如果汽车分包商遭遇订单中断,且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方面变得更加犹豫,这将损害日本的经济增长。

  此外,日媒指出,汽车制造业涉及面广,牵动包括零部件制造以及物流和销售在内的各类行业,当局禁止多款车型发货,可能使提振乏力的日本经济再被“泼冷水”。

  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估算,若停止出货4个月,日本GDP或减少约984亿日元,加上对关联产业造成的损失,总产值预计将减少约2441亿日元。

  有媒体指出,日本企业过去在国际上被贴上所谓“匠人精神”等标签,努力打造优质可靠的形象。然而,近年来,多家知名日企先后曝出造假丑闻,一系列丑闻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日本制造业的形象。(完)

  申长雨还表示,我国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由2012年的22.6个月压减至目前的16.5个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从10个月压减至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审查周期压减五年目标任务,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实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软环境区别,大概也不外乎是讲究契约还是人情,更趋向于陌生人社会还是熟人社会。经历了高考,离乡背井来到大城市的青年更习惯大城市里相对公平的环境。小城市如果不能在一些规则塑造上向大城市靠拢,恐怕多少会令大学生缺乏归属感,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难免有一种受挫的滋味。就好像曾经的“逃离北上广”,没过多久又变成了“逃回北上广”,选择三、四线城市的大学生,一段时间后不会再迁徙吗?这恐怕也很难说。

  作者 杨强 韦佳秀 翟李强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守“一个不放过、一个不凑数”,起诉涉黑恶犯罪1.4万人。积极推进网络依法治理,坚持全链条打击,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等犯罪23.7万人。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统筹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年制度适用率超过85%,量刑建议采纳率98.3%;一审服判率97%,高出其他刑事案件29.5个百分点,从源头减少了大量上诉、申诉案件。

  <strong>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strong>

  2022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有关团体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等困难,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对台湾各界人士和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联谊交友工作,确保两岸交流不停、不断、不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台举办敦煌艺术展、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等活动。民进中央、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台盟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成功举办“2022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第22届两岸财经论坛”、“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第九届大江论坛”、“第十五届黄埔论坛”等品牌活动。民革中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同学会成功举办“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第30次两岸青年观点论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常住大陆台湾教师交流考察等活动。全国台联成功举办“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台胞社团论坛座谈会暨‘九二共识’30周年圆桌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未来媒体·繁星计划”等交流项目,为促进两岸交流融合、心灵契合发挥独特作用。

黄丽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