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压玩具“捏碎”烦恼却存在“甲醛超标”隐患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7 07:30:21

  通讯员 拉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解压玩具可能“甲醛超标”

  所谓“捏捏”或“捏捏乐”,是一种慢回弹解压玩具,其制作材料通常为硅胶和色膏,可做成消费者喜欢的各种形状,如 面包、水果等食物,猫狗等动物。6月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多个电商、社交平台搜索“捏捏”,都跳出来不少选择。这些“捏捏”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外观逼真可爱。看上去是绵软的材质。有网友表示,拿在手里肆意捏弄,有一种烦恼和压力一捏就碎、尽在掌控的感觉。

  记者搜索发现,这些“捏捏”的销售数量不错。有店方表示“销量过万”“上万粉丝”,好评率在90%以上。

  不过,也有网友在热帖中提醒“捏捏”甲醛超标。在某社交平台,有网友表示,又是长痘,又是结膜炎,心里舒坦了,身体却亮起了红灯。还有“捏捏”卖家表示,因制作“捏捏”导致身体不适,最终选择闭店。

  平台提醒:部分产品含有毒物质

  记者搜索“捏捏”时,某平台跳出一条醒目的提示:“部分产品含有毒物质,请避免大量接触与误食”。

  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报道:一些解压玩具的材质注明为TPR。这种材料为热塑性橡胶,回弹性和耐磨性都不错,但TPR材料的制作须添加增塑剂,如果使用的TPR材料不合格或者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玩具就可能会出现邻苯超标,也可能因着色剂引入有害物质及其他不被相关法规许可的物质。

  有部分个人卖家销售的“捏捏”为纯手工制作,且使用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商家也会在店铺主页内说明这些信息。然而,更多卖家只在乎“捏捏”外表是否可爱,并不在意也很难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他们大多是买来胶水等材料自己在家制作。虽然很多都声称自己使用的是“食品级材料”,但线上流通的不少“捏捏”都是“三无”产品,安全性无法保障。

  省消保委建议:

  解压类产品加强质量监管检测

  江苏省消保委分析,“捏捏”的火爆出圈反映了当下不少消费者关注商品带来的情绪价值,愿意通过消费满足情绪需求。然而,新奇的“捏捏”绝非解压放松的最优选,其实暗藏风险:

  一方面,“捏捏”价格水涨船高,部分手工制作“捏捏”甚至引入预售、二手拍卖等营销手段,消费者冲动盲目消费,看似在为解压买单,实则在为经济增负。

  另一方面,现阶段“捏捏”生产及销售渠道混乱,经营主体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材料安全性无法保障,且频繁揉捏还会使灰尘、细菌附着玩具表面;部分食品仿真类“捏捏”做工以假乱真,对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而言,存在误食吞咽危险。

  到了2023年1~2月,中国乘用车总共卖出了267.9万辆,其中燃油车190.9万辆,新能源汽车77万辆。而在去年1~2月份,中国卖出的334万辆乘用车里,272.3万辆是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为62.7万辆。不断萎缩的市场,让燃油车企业危机感倍增,也让“电动化”转型,从说说而已变为最迫切的现实。

  穆峰表示,“大家进入想象当中的蓝海的时候,实际上不仅仅是新能源之争,也是整个产业整个市场之争,这就是我们2023年面临的竞争格局。”

  从时间上看,地方党政代表团这一轮学习考察集中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从范围看,又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所以有观点称之为“邻居串门”;从议题看,大家很一致,重点考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

  目前,台湾的所谓“邦交国”还剩下13个,分别为瑙鲁、帕劳、图瓦卢、马绍尔群岛、伯利兹、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危地马拉、海地、巴拉圭、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斯威士兰、梵蒂冈。

  这一次,3月18日上午,北京市党政代表团专门到天津港察看了智慧港口建设和规划运营等情况。当地媒体称,“这座百年大港已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威马曾经有多威风?从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威马汽车历经12轮融资,在2020年完成号称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为100亿元。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威马至今仍极度依赖外部融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末其流动总负债已高达94.77亿元,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却只有41.56亿元。过去一年,大环境下行、原材料涨价叠加疫情的影响,威马的现金流更加紧张。

张婉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