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8045万户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4 19:24:53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 点:

  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占经营主体比重稳步提升。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92.4%演化至96.1%、94.4%、92.4%。从2019年以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90.2%、高技术服务业占93.3%、四新经济占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94.6%,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公共服务相关的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趋好。从今年5月各行业民营经济主体数量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文支持放开民营市场准入的行业中,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亦逐步提升。其中,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从66.4%升至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从95.89%升至97.2%,金融业占比从39.1%升至40.4%。

  民营经营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性。今年一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2.5万亿元、7.4万亿元、2.6万亿元,总量超过全国的41.9%,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与之对应,截至今年5月,天津、河北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7.1%、96.7%,浙江、江苏、安徽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9%、96.2%、96.4%,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7%。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诸多关键数字技术将走向成熟,农业数字技术的适农性不断强化,应用手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阔,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稳步提升。预计适应复杂作业环节的智能农机装备加快推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配套设施数字化加快升级,相关主体间的数字化合作日趋紧密,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农业机器人作业、农业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农业等智慧农业场景得到更多展示,出现一批具有带动力的示范基地和载体。伴随数字技术持续赋能,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步伐将持续加快,数字助农强农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农业强国增添动力。

  广泛宣传发动下,仅用66天时间,3471户违规加工经营户全面清理到位、59个交易货场全部关停,清运废旧物资53万吨,从此一个存续30年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在耿车划上了句号。

  据该报道,世界银行分析显示,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将带动新加坡GDP增长1.2个百分点。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GDP也将因与中国贸易恢复而增长。

  针对乌总统泽连斯基呼吁西方提供更多现代武器,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9日表示,作为回应,俄方将增加包括现代坦克在内的各类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产量。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刘卫军看来,服务绿色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发展是质量认证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质量认证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质量认证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汽车碳经济非常复杂,包括全过程、全周期,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探索。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0/70/7227282000606804890.jpg" alt="" />

钱生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