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在成都成立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2 16:24:47

  中新网成都5月31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为更好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对各地普查工作的专业指导,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 查专家库5月31日在成都成立。

  专家库整合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省各级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力量。入库专家包含古遗址古墓葬、文物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革命文物)和其他等5大类共183人。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已进入第二阶段。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飞表示,希望专家库专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指导各地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和认定标准,规范普查工作流程;积极主动参与普查各项工作,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指导地方不断提升普查水平;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工作原则,严守职业道德,依法合规行使职责并接受社会监督。

  入库专家代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雷玉华表示,作为参加过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物工作者,她将努力为第四次文物普查出智出力,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据介绍,目前四川正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21支工作组,落实专门联络人,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一对一、全覆盖的定点指导。

  四川还充分发动基层文保员和乡镇干部,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加强技术骨干和后续技术力量培养,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普查队伍。全省已全面建立普查专业队伍365支、共计4500余人。

  当日举行的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座谈会在四川21个市(州)四普办设分会场。(完)

  在此阶段,由于纪检监察学相关专业不是国家学科目录中的正式学科,高校只能将其作为目录外学科,比如湖南大学在2011年率先自主设置了廉政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2012年又率先自主设置廉政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交叉学科)。

  当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为零。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政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这给西方偷猎者提供了便利,各西方大国竟相到中国捕捉大熊猫,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

  这些指南基本融合、汇总了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的内容,并在如何开展常态化核酸、高风险区降级、居家隔离对象等关键问题上进一步明确,为地方实现精准防控提供了政策依据。

  “昨晚,消防已成立事故原因调查组,正调查火源。省里已成立事故调查组,正赶往现场。”刘振东透露,事发前,“有人在仓库里焊汽车配件、架子。公安已将其带走。这是初步了解的情况,是否因此引发事故,有待进一步调查。”

  张铁林彻底走进了话剧这扇门。《断金》演了差不多一百场,他继续参演邹静之的《我爱桃花》,还没演到二三十场,疫情来了。憋在家中的张铁林开始琢磨自己写点什么,偶然翻开以前的日记,他发现原来在90年代末,林兆华就说过他的《椅子》可以改编成话剧,早就遗忘的这段往事一下激起了他的创作欲。就这两年时间,有空了便写,电影剧本《椅子》变成了话剧剧本。

  “现在的农民和过去不一样,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做了很多与技术相关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评上职称的人本身对周围的农户有带动作用,他们的当选也可以带动科技兴农的氛围。

苏碧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