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来源: 格隆汇
2024-06-03 13:59:12

  中新社贺州6月2日电 题: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作者 韦佳秀

  图案在脑海中成型后,运用瑶绣“反面挑花”技巧,让针线在指尖“飞舞”........在广西贺州绣娘李素芳的熟练操作下,一幅栩栩如生的绣花图样就完成了。从事瑶绣保护传承十几年来,李素芳通过手中的针线,让传统瑶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舞台。

  瑶族刺绣技艺已延绵近千年,2006年10月,以贺州瑶族服饰为代表的瑶族服饰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素芳是土生土长的贺州瑶家人,也是贺州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

  李素芳生于瑶绣世家,从小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瑶绣技艺。2008年,在外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开了一家瑶绣工坊,正式接过母亲手中的绣花针。几年时间里,她梳理总结了贺州市不成体系的瑶绣绣法,掌握了当地六个瑶族支系的服饰制作工艺。

  李素芳介绍,贺州瑶绣以红、绿、黄、白、黑五色丝线为料,用黑、蓝、白布打底。“贺州瑶绣的特点是‘反面绣’,即从布料反面下针,在绣品正面呈现图案。”她说,这个工艺做出的绣样更加立体、生动,但难在挑花的手要准、稳,一旦绣错一步就要重来。

  2016年,李素芳在当地建立瑶族服饰传承基地,带动500多名绣娘居家就业。目前,该基地每年可生产瑶族传统刺绣和织锦1.2万多张,生产传统瑶族服饰2100余套和手工艺品5600多件,每年每户绣娘家庭增收在5000元至40000元人民币之间。

  同年,李素芳制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和《年年有鱼》两种瑶绣图案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装饰在笔记本封面,赠送给各国官员。贺州传统瑶绣产品也由此走上世界舞台,远销法国、美国、泰国等国家。

  近年来,李素芳大胆尝试创新,推出潮流时尚的瑶族服饰。“瑶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服饰上的图案藏着瑶胞的生命情感和历史密码。”李素芳称,在改良过程中,她保留了传统的瑶绣图案,并选用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材质和配色。在她的绣坊,还可看到融入瑶绣元素的抱枕、装饰画、围巾等,产品琳琅满目。

  李素芳还牵头建设贺州过山瑶家非遗文化园,业 务分为非遗技艺培训、文创产品生产、服饰文化展示与体验、民俗旅游等四大板块。自2020年正式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在该文化园内接受瑶绣培训的学员已有上

  2023年,作为“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同联合国邮政,以及多个欧洲国家邮政,为李素芳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和联合国中文日”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

  对此,李素芳称倍受鼓舞。未来,她将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使传统瑶绣手工艺品更加实用化,让瑶绣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完)

  “这次是我们相隔了十几二十年以后才又见面。”李健开了个小玩笑:“我觉得他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很亲切,可能是比以前‘丰满’了一点。”

  预计2月8日20时至2月9日20时,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北部、北京西部山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其中,山西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雪(10~13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8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

  在演讲中,拜登以“我的共和党朋友”相称,呼吁两党在解决债务上限等问题上合作以“完成工作”。他说,“为了斗争而斗争,为了争权而争权,为了冲突而冲突,将让我们一事无成。”

  别看现在李健打趣张颂文打趣得起劲儿,他前段时间也遭到过广大网友的调侃。在某场直播中,只穿了运动短裤的他营造出了“下衣失踪”的时尚效果,#李健的裤子好短#词条1.5亿的阅读量简直是活脱脱的公开处刑。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去年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联合在浙江召开全国首个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支持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和该省正式签署了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合作备忘录。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称号。

  51岁的邢立岩来自辽宁葫芦岛蓝天救援队,过去十多年中,他曾前往尼泊尔、斯里兰卡参与灾害救援。拥有丰富跨国救援经验的他,出发前对当地受灾情况及救援环境已有初步判断。在他看来,余震和低温将增加搜救难度。为应对紧急情况,队员们随身携带个人防护装备(PPE)以及各类生活保障物资。

赵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