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生物制造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来源: 红山网
2024-06-12 03:11:00

  中新网11月18日电 题:专家:生物制造产业迎来重 要发展机遇

  中新财经记者 刘育英

  在17日的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暨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年会举办。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合成生物学技术正快速向实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生物制造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表示,目前,合成生物学技术正快速向实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地相继建立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全球从事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公司已多达500家,合成生物企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表示,生物制造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应用,将对代替传统化工制造、推动绿色生物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国屏指出,近年来,我国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结构生物学等生物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国际合成生物学新兴学科的发展机遇,整合我国相关研究的优势队伍,发展我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势在必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表示,DNA信息存储是典型的合成生物学与信息技术交叉科学前沿,是一项着眼于未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储技术,未来社会海量数据存储将推动产生变革性存储介质。

  日本将元宵节称为小正月,要喝红豆粥,并且祈祷桑蚕和农事的丰收;韩国民众在元宵节要喝“清耳酒”;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除了舞龙、舞狮,“抛柑接蕉”的习俗也别具特色。华裔青年男女在香蕉或柑橘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将其抛入水中,祈求“捞到”一个好姻缘,成就一段佳话。

  本报记者 刘 成

  “我们从下午3点就一直待在车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10点列车出库,需要在列车待上将近20个小时。”昕子说。

  在中国的三年时间里,热爱旅游的王龙去过北京、广东、甘肃、江苏等地。“在这儿生活太便利了,一部手机能够搞定所有的需求。”骑单车、订外卖、电子支付……这些都已成为王龙的生活习惯。王龙说,他喜欢“自己闯”,毕业之后有机会将留在中国就业创业。

  万象“耕”新丨全国备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

<strong>“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strong>

翟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