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的“满月”:自己当家、自己闹事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23 09:57:56

  赖清德执政满月了。

  各项数据指标都在下降,尤其是行政团队的公众满意度。这一点与他一个月前的雄心壮志、豪言壮语大相径庭。台媒称,仅31天,赖清德的“蜜月期”已结束。

  “看不出效果”的岛内施政

  他在“5·20”讲话中将“多数尊重少数”凌驾于“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普遍共识之前,毫不敬畏民意、无视蓝白两党的高度共识。

  议场内的对决也延展至场外。赖当局用“朝野和解”的口号昭告百姓,以期中间选民的好感,一个月 后的答案却是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赖本人践行何谓“自己当家、自己闹

  上任前,岛内一部分分析人士看好赖当局行政团队的用人选择,尤其是经济决策团队负责人的人选。只一个月后,舆论对于当局经济政策的理性预期,被民进党自行打脸。

  行政当局负责人卓荣泰率领所谓“行动AI团队”的民调满意度竟全部在个位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以6.3%的“高分”居冠,一些部门的负责人满意度不到1%。有81.8%的民众对新团队施政不置可否,民众对新人不熟悉,对所谓的新政策也无感。

  郭智辉好不容易回应民众用电诉求,表达了“拥核”主张,却被意识形态先行的赖清德掐死在了腹中。有媒体比喻,“重启核电”被民进党“强制关机”。再后来,这位“郭部长”多次发表有关能源政策荒腔走板的言论,让民众哗然。

  岛内有关AI的讨论热潮仍在持续,赖当局也蹭上了热点,提出打造“AI岛”的预想。他看不见抑或选择性失明的是,岛内产业失衡正在半导体产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加剧,贫富差距加大的弊病积重难返。

  就在执政满月前夕,赖清德宣布将成立三个委员会,涉及气候、健康及防务。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说,设置各种机构,除了安插他们自己人外,看不出什么效果。而对于新团队执政“看不出效果”,也是过去一个月民进党对内施政的最好总结。

  谋“独”态势升高

  在岛内选举中只有四成得票率的赖清德,上台前最让民众不放心的就是其几乎赤裸的“台独”野心。上台一个月,这一点他确实“没让人失望”。

  亲绿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满月调查显示,赖清德只获得不到半数选民的支持,其声望较上月重挫9.8个百分点。以一个百分点代表19.5万人计算,他上任一个月就流失了200万人的支持。

  通常而言,良好的开端往往能为四年任期积蓄民意能量。从这个角度,赖清德用一个月就让自己与团队“漏了气”。负向的数据表现、纷乱的政治局势,归根溯源都与赖一意孤行的“台独”理念有莫大关联。

  自上台以来,赖清德就两岸议题招式频出。与他相处多年的岛内政治人物在“5·20”前就有担心,赖的冲动性格是未来四年两岸关系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这一点,他也同样“没让人失望”。“当家闹事”的言行,不仅对内,更表露于两岸。

  赖清德在多个场合谈及其立场,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在一档政论节目回顾,第一次是“5·20”讲话偷渡“台独”;第二次是接受外媒采访时将“两岸”与“两国”划等号,并甩锅马英九;第三次是在纪念黄埔军校百年的活动中鼓动军队为“抗中保台”而战。

  桩桩件件过为已甚,无不令岛内关心两岸关系的人士忧虑。台湾主流媒体罕见地在社论文章中鲜明表态,新领导人“不合格”。

  无视民意对于战争的恐惧,人们看见的新领导人是“台独工作者”,但并不“务实”。《世界日报》的评论认为,这种“不务实”体现在,他无法区分台湾当局领导人和民进党领导人的角色。

  【解说词】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延安,瞻仰了中共七大会址、毛泽东旧居等革命纪念地,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李永红:傅政华就这样被一个江湖骗子、政治骗子骗了个七荤八素、五迷颠倒,其中的问题,其中的道理发人深省。他为什么能够被李全拿捏控制?本质上就是政治野心膨胀,急于上位,权欲炽盛,这一点也被李全看得清清楚楚,也更因为如此,李全才把傅政华拿捏得死死的,傅政华才对李全俯首贴耳。

  葛墨耕坐在葛文巨对面,他们都是河北保定人,同行的其他几位,也是同乡同村。两年前,老家的瓷砖原料厂从河北搬到了四川夹江,一个村里的二十多个人,都远赴四川务工。厂子里从老板到员工,都是同乡,“吃得惯,吃辣椒都没问题。有食堂,想吃米就吃米(饭),想蒸馒头就蒸馒头。”葛文巨说,“四川人热情、和善得很,我们出厂子,走到哪儿都招呼我们吃饭。”

  徐嵩表示,“养老服务专岗制度”以实现老有颐养为目标,花小钱办大事,通过提高养老服务信息的信息对称,打通养老服务对接的“最后50米”,有望有效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提升政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12月24日,大兴区全网公布家庭医生联系方式后,许多未签约患者的电话接踵而至,一旦接听不及时,就有被投诉的风险。

  【解说词】2022年7月,张新起案一审开庭审理,检察院起诉指控,张新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55亿余元,提请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法庭将择期宣判。

陈思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