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的不只是茅台,还有范思哲、纪梵希们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6 08:11:58

  转自:华尔街见闻

  知情人士透露,范思哲的平均折扣从2023年初的约40 %,跳升至今年的50%以上。

  近日飞天茅台批发价持续下跌,散瓶价格已逼近2200元。而事实上,降价的不只是茅台,一众国际大牌奢侈品也因库存积压而降价,并且力度前所未有。

  知情人士还称,巴黎世家在天猫上的打折商品数量也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其在天猫平台上1月至4月的销售量的10%以上。去年同期,巴黎世家只在1月份打折销售过商品,当时的平均折扣约为30%。而在2022年的前四个月,巴黎世家完全没有降价销售过商品。

  其他品牌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Capri集团旗下的范思哲、LVMH集团旗下的纪梵希以及博柏利集团,都在本月通过天猫和其他国内平台大幅降价,有些品牌的折扣力度甚至超过一半。知情人士透露,范思哲的平均折扣从2023年初的约40%,跳升至今年的50%以上。

  知情人士还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范思哲等多个高端品牌提供的折扣时间也比2023年更长。今年前4个月,打折商品数量飙升至数百件,而去年同期只有寥寥几件。

  对于这些以独家形象和保值产品为增长动力的品牌来说,这种价格战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通常情况下,奢侈品牌会在奥特莱斯商场或通过私人销售的方式悄悄处理库存,很少会在旗舰平台上如此大张旗鼓地提供大幅折扣。

  媒体援引数字奢侈品集团中国咨询部董事总经理Jacques Roizen表示:“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折扣是在天猫这个全球最显眼的消费者接触点上提供的,坦率地说,这是很不明智的。这相当于在纽约第五大道或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公开举办促销活动。”

  这一策略凸显出全球时尚品牌在中国大陆面临的困境。虽然高端品牌正寄望中国来提振收入和改善业绩,但作为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坚力量的中国中产阶级,正变得越来越节俭,要么坚持等待打折销售,要么干脆放弃大额消费。

  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品牌,包括开云集团的Gucci、Prada和姐妹品牌Miu Miu,也避免在天猫等中国电商平台上提供公开折扣。

  而当前的奢侈品行业的确呈现出了冰与火相融共存的场景,可以说是有人忧愁,有人欢乐。

  前不久,据《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法国奢侈品品牌梵克雅宝涨价5%至11%,居然还引发了一波抢购潮。

  香奈儿今年3月份也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全球售价,尽管消费者对于品牌涨价策略有所不满,但香奈儿依然会延续每年涨价两次的政策。香奈儿首席财务官Philippe Blondiaux此前表示,涨价政策推动销售额增长约9%。

  眼下,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变化,涨价对不同品牌会有不同的影响,涨价并不是万能利器。从长远来看,奢侈品涨价会持续,不同奢侈品品牌会保持不同的节奏,但消费者也会越来越精明。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前景依然被看好,但中国奢侈品市场未来会呈现出更多样化、加速分级的大趋势,有品牌会继续爆火,也有品牌会被冷落。

责任编辑:刘明亮

  王印的抖音短视频里,记录着他们经历过的不少失败,这些火箭有的飞不高,有的飞歪了,有的过早分离或分离不了,还有的不开伞,或是直接掉下来摔坏了。发射有时在白天,有时天已黑了下来,地点大多选在学校的操场上,操场仅有二三百米长,不足标准的运动场大小,好几次实验,水火箭都飞出了学校。

  无独有偶,除深圳楼市外,上周也有市场消息传出上海二手房核验价和“三价就低”疑似有所放松。上海某股份行个贷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并未收到政策变动相关通知,目前仍按照原有政策执行。但是从去年开始,部分地区二手房涉税评估价较之前有一定提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是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他分析说,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席科学家也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在评定职称、工资和绩效等方面,都要归所属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

  在这两个一线大城市实施相关政策后,政策效果显著。在深圳执行二手房参考价的这两年间,二手房的流动性降至低点。据深房中协统计的二手房网签数据,2021年,深圳二手房网签(含自助)44375套,相比上年120295套的网签量,下降63.1%,是自2007年以来二手房网签量首次低于新房成交量。进入2022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再度下跌。据深房中协统计,2022年全年,深圳二手房录得(含自助)26853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中指出,师存武等人身为重要岗位“一把手”,在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青海省委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学习培训班期间,带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聚餐饮酒,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是罔顾中央三令五申顶风违纪的典型。

  实际上,中乌元首通话也是在积极回应欧洲关切。毕竟俄乌冲突是二战结束70多年来欧洲大陆首次重燃战火,对欧洲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安全格局至今仍不明朗。因此,近期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华,俄乌冲突都是他们重点关切的问题。而欧洲内部反战声音逐渐扩大,反对拱火浇油的理性观点不断出现,中国政府早先发表的针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文件也越发受到欧洲国家的认真对待,这都为中方派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斡旋奠定了基础。

吴容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