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2024,中国不惧“窗外风雨无情”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1 02:07:11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原题:二零二四全球权力新拐点 2024年中国面对时代拐点,从航天事业到超导量子卫星,从6G到智能城市的规模经济,都超越前进。

  跨年之际回顾世界局势与前瞻未来,发现处处都出现新拐点。这也是地缘政 治摩擦剧烈的时刻。从微观局势到宏观发展来看,美国独霸全球的格局开始变化。从俄乌冲突到加沙战事,背后显示美国不能再沿用过去的权力套路,要面对新的权力动能考验,也要面对中国在国际上的新挑战。

  美国规则背后的双标和伪善越来越被各国厌弃。联合国投票形势的变化,背后就是要超越新冷战,实事求是作出独立判断。这也因为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越来越得人心,强调各国利益互惠,但各自尊重,不干预内政,与美国动辄介入别国内政的方式迥然不同。

  2024年的另一重要拐点,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都是中美博弈的重点。由于中国在科技应用上拥有更多优势,善用大数据和规模经济,预料会抢占更多市场先机。西方科技研究机构因经费短缺也迁往中国,如德国科研机构,为配合德国科技产品争夺中国庞大市场,要找出中国消费者的最新需求。

  中国航天事业在2024年也将迎来新拐点,不仅有国企的航天成功,还有民企公司,与美国SpaceX较一日之长短,可实现将航天发展商业化,将国家发展带到新维度,在浩瀚太空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国的山河岁月,也在互联网创新中展现新力量。中国冲破美国芯片制裁,换道超车,在超导量子芯片上取得突破,远离传统芯片的红海厮杀,发展出自己的高科技蓝海。

  中国懂得创新力是基本,不惧窗外风雨无情。中国人理解一切国际关系纷争最后还是靠内部创新力飙升,将经济蛋糕做大,让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才可在外部关系中克服困难。

  中国的创新力不仅是科技突飞猛进,还体现在组织和制度上。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要将轨道交通和智能城市经济结合,发挥前所未见的大都会规模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这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创新之举。中国民企这几年的出海,是靠组织上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变革,从希音到拼多多国际版Temu,从海底捞到蜜雪冰城,都有数字化的核心竞争力,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2024年的中国特色,面对时代的拐点,搭上命运轨道转弯的列车,开往曾经难以想象的梦想驿站。(作者笔锋)

  作为此次香港玩具展的商务团组织者,浙江省平湖市商务局外贸外经科科长周佳政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两年企业出海最大的顾虑之一,就是回国后还要隔离。这会让时间成本加大不少,“香港够近了,出来参展前后也要七八天,到欧美就更久了,算上隔离前后要将近20天”,如今真正放开了,企业在心理上轻松了不少。此行共有13家企业跟团参展,而庄瑞林他们是其中之一。

  昨天,北京虽然阳光在线,但气温已经较前两天悄然下滑,南郊观象台昨天的最高气温在7.5℃,较前一天的8.8℃有所回落。

  当日“委员通道”上,浙江省政协委员、衢州市政协主席方健忠介绍,衢州一方面让委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当地1708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乡镇的委员履职小组,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另一方面让群众就近参与和充分表达,衢州103个乡镇(街道)实现“民生议事堂”全覆盖,95%以上村(社区)设立了“协商驿站”,协商平台搭到了群众家门口。

  肯尼迪指出,由于中国是澳大利亚旅游业和教育业的主要消费国。一旦中国游客和学生人数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即2019年的水平,可能会分别为澳大利亚的GDP增加0.5%和0.4%。

  连日来,在博斯腾湖苇区,茂盛的芦苇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金黄,数台大型芦苇采收机穿梭在苇丛当中,茫茫苇海马达轰鸣、芦花飞舞,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代威力说,江西省是一个地热和农业资源大省,目前在绿色能源布局上还是以传统风光水火为主,要加强对地热能、生物质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借助绿电入赣、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布局“绿电+绿氢”的新能源体系,加快制造业低碳转型,加强碳捕集、碳利用方面的创新应用。

林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