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国际油价回落只是暂时的 未来几个月将重新走高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7 07:05:04

  来源:财联社

  在上周日的部长级会议上,欧佩克+略微松动了原先的减产政策,同意从10月份开始逐步解除部分减产措施,这一决定出乎市场预料,导致国际油价在周一和周二累计大跌近5%。市场此前预计,欧佩克+减产协议将持续到今年四季度。

  不过,国际油价最近两个交易日有所回升。周四,布伦特原油期货涨1.89%,报79.89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涨2.01%,报75.56美元/桶。

  (来源:英为财情)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欧佩克+目前正执行约2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

  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Natasha Kaneva周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夏季库存的减少应该足以让布伦特原油在9月前回到每桶80-90美元的高位区间。”

  Kaneva在报告中指出,虽然市场上新增的供应将对油价不利,但一些主要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远远超过其分配的配额,需求增长仍然健康。”

  Kaneva表示:“我们预计需求将很快出现季节性增长,预计在4月至8月期间,成品油和原油的需求将 分别增加250万桶/日和400万桶/日。”

  然而,Kaneva和她的团队预计,由于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供应增加,加上需求放缓,国际油价明年可能会下跌。”

  Kaneva写道,随着新冠疫情后带来的需求反弹彻底消散,加上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可能会从今年的140万桶/日降至2025年的100万桶/日。

  她补充道:“我们的价格展望是,2025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75美元,较2024年的83美元大幅下降,并且将在2025年年底达到64美元。”

责任编辑:欧阳名军

  比如,按照中方通稿,秦刚告诉布林肯: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今年6月1日,“香会”召开前,布林肯又称中国战机在南海“国际空域”以“不专业”方式拦截美侦察机,以图将当前双边关系遭遇困难的责任推给中方。当日,多名中外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希望为地区合作贡献力量,是美国企图在亚太煽动对抗。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 彼得·阿德里安:我们通过面对面的对话,获得了许多积极信号,包括中国政府致力于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这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提供了确定性。

  “一些人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种了树,哪怕是‘用水浇大’,就能形成小气候,带来降水、防风固沙。完全不顾及当地的水文、气候等条件制约。”上述林草专家说。

  “不同镜头下的布林肯访华”18日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在BBC和《华盛顿邮报》拍摄的布林肯下飞机照片中,当天蔚蓝的北京天空变成了灰黑色。有评论称:戴上“有色眼镜”,原来看什么都是“灰的”。

  今年北京市参加高考的考生为5.8万余人。评卷工作已于6月8日开始,预计6月24日结束。北京市共组织了1520名教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这6个评卷点进行评阅。

王吉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