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频频“出海”背后:数智技术与高效物流

来源: 舜网
2024-06-22 03:09:00

  中新网台州6月21日电(傅飞扬 张妮婷)随着一颗颗杨梅在枝头膨大、转红,一年一度的杨梅季渐入佳境。

  连日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一帆忙碌且充实——该公司今年发往新加坡的第二批杨梅已然启程,阿联酋的消费者也吃上了正宗的仙居杨梅……

  产自台州的杨梅如何“飞”往全球,让千里之外的食客也能享受别样的味觉体验?

  走进仙居县向往之农场的恒温智慧分拣车间,工人们将一颗颗杨梅放置在黑色的果杯上,长达26米的分拣线匀速转动,杨梅被运输至分拣机器中进行大小与糖度检测,按照相应规格,“身价”不同的杨梅会被分流到5条不同的包装线上。

  “每个果杯上都有二维码,用于记录每一颗杨梅的数据,根据机器给出的数值,我们进行精细分拣。”该农场负责人蒋卫平表示,智能化分拣除了能提高效率,还能保证杨梅的品质。

  蒋卫平说,往年,他们每天要雇30多名工人进行分拣,工人们不停忙碌,1个小时也只能分拣五六百斤。“如今有了智能分拣线,仅仅13名工人,1个小时就能分拣八百多斤杨梅。”

  在位于当地横溪镇上陈村的仙居劲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杨梅分拣装盒机的两只机械臂不停挥舞,将符合设置标准克数的杨梅抓起、放置到包装盒中,再经过传输带充氮、塑封。“机器1个小时能完成五六百斤的杨梅分拣,效率很高。”该公司负责人陈劲松表示。

  上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乃富也时刻关注着机器的运转。他说,这是上陈村杨梅产业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村家家户户种杨梅,村民都可以使用这台全自动杨梅分拣装盒机。使用量越大,越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随着杨梅季的到来,每天15时,快递小哥唐飞都会准时出现在台州机场,为当晚杨梅顺丰专机的起飞做准备。今年6月,随着台州机场首条全货机航线的开通,唐飞等40名工作人员来到台州机场,为航线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原先杨梅要通过杭州、宁波、温州的货机往外运,现在直接从台州发往湖北鄂州,运输时间可缩短4到5个小时,杨梅更新鲜。”台州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屠江说。

  即将“上天”的一箱箱杨梅在传送带上有序排列,依次接受检查。唐飞站在传送带旁专注工作,一旦发现塑封破损的杨梅箱,便取下来重新包装。

  通过安检的杨梅,将由工作人员进行打板——四四方方的杨梅箱,被整齐码放在集装板上。一次打板完成后,总重量超过2吨的集 装板与货物,需要六七个人共同发力,推到地磅上进行称重,随后进行固定,等待装机。

  1个小时后,飞机会抵达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杨梅将在那里被运往全球各地。目送飞机飞向夜空,唐飞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品尝台州产的杨梅,越新鲜越好吃。”他说。(完)

  意大利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从日本回归故土,中国与美国、瑞士、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十年来,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1月14日晚,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福佑闽水 新春寻福”水岸联动民俗主题演艺活动,通过滨水空间展示福州传统信俗文化,让游人感受传统民俗韵味,提前畅享新春氛围。

  实现双碳到底需要做什么、怎么做?郝振宇介绍说:“实现双碳目标,本质上要做好两件事,降碳和增汇。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护,提升生态负碳能力增加碳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碳,统筹实施‘土行牧气造能废’,就是土地利用、绿色出行、畜牧肉业、空气治理、工业制造、清洁能源和固废循环相关产业的综合减污、降碳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碳排放中和。”

  “建议支持丽水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近日,在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革命老区是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一环,透过丽水可以为其他山区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示范。

  时光如水,希瓦古城的历史风貌重新焕发生机,传承着绵亘千年的中乌丝路文明交流佳话。

  广西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大省(区)。当前,广西利用农民工返乡契机,组织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和“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通过远程招聘、直播带岗、大篷车送岗等形式,举办产业专场、行业专场、园区专场招聘活动。广西要求各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活动,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

袁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