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超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6 10:56:30

  中新网天津6月4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4日从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天津“三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推进有力,完成“三北”工程总体规划,超额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悉,2023年,天津市持续推进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林业项目,林业项目建设任务为蓟州区实施封山育林70000亩。截止2023年10月底,经检查验收,封山育林面积达71395亩。其中,设置固定标志碑牌39块、开设防火隔离带364.6万平方米、补植补造672亩、设置机械围栏3000米、人工抚育2258亩。此外,2023年,天津市“三北”工程区安排造林3247亩,通过验收,“三北”工程区共计完成造林面积3734亩,其中新造林602亩,更新造林3132亩,超额完成了年度造林任务。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市“三北”工程区2024年营造林计划任务为2895亩,截至目前,各工程区已完成营造林3095亩,其中新造林45亩,更新造林2850亩,退化林修复200亩。超额完成了年度造林计划任务。

  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天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两统一”优势,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防沙治沙“天津模式” 。做到“多、效”兼取,实现造林绿化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贫困帮扶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充分发挥造林绿化的多种功能、多重效益。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绿管处负责人唐俊表示,天津将在符合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将“三北”工程区现有林纳入天津市林地布局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按照森林法要求,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巩固好治沙成果。在保护林地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吸引、鼓励央企、国企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参与沙区林地维护运维,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效益转换为经济效益。(完)

  正月初五至正月初七,浙江台州、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市分赴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开展驻点招工。

  新修订的《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26条,从强化雷电灾害预防措施、规范防雷工程管理职责、明确雷电灾害调查处置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山西省防雷减灾工作,有利于保障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春节,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拉动消费回暖的主力。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5日,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称,中国在债权人委员会提出很多问题,导致赞比亚债务重组进程延迟。中方应放弃不切实际要求,聚焦实际债务重组,减轻赞债务负担。此前,美财长耶伦访赞时称,中国是解决赞债务问题的障碍。她呼吁中方予以配合,尽速达成解决方案。耶伦并称,不少非洲国家面临大量不可持续债务,很多与中国对非融资有关。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三年行动开始以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各级国有企业全面推开,覆盖全国超8万户企业共22万人。

  美国谘商会经济部高级主管厄齐尔地林(Ataman Ozyildirim)表示,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家庭和35岁以下的家庭的消费者信心下降幅度最大。预期指数回落,反映出他们对未来六个月经济的担忧。消费者对就业的短期前景不那么乐观,他们还预计短期内商业状况会恶化。(总台记者 赵淼)

李宏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