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江苏徐州举行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4 07:24:08

  中新网徐州6月23日电(朱志庚)6月22日,2024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来自相关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63家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矿业类人才培养展开了广泛研讨。现场发布了《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

  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矿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共建教育教学资源,202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此次会议。

  现场发布的《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具体包括协同联建行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矿业类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成立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设置矿业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系列奖励五个方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黄艳利介绍,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有四届智能采矿工程特色班毕业生128人。其中101人升学继续深造,27人就职于各相关专业大型国企。“学校开展数智赋能、五育并举,持续优化智能开采课程体系,继续强化校企协同机制,实行贯穿式本科导师制,深入科教深度 融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围绕制约矿山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将智能矿山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解决现场真实问题的同时,培养智能采矿人才。”

  智慧矿山建设是矿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目前,全国煤矿行业智能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企业迫切需要具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采矿技术融合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次研讨会着力打造一个常设的煤炭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进行常态化的学术类交流研讨,促进智能采矿相关新专业的建设。高校可以根据适应智慧矿山建设的要求,培养各种复合型的急需人才。”(完)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同样是全国铁路网布局最密集完善的区域之一。截至2022年11月底,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所辖三省一市,铁路营业里程超1.3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6704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持续助推跨区域产业合作,不断激发区域发展新优势。

  “前期调研过程中,科研人员提出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以及接待性会议较多,占用大量科研时间。”范云涛说,针对科研时间保障不足问题,《意见》要求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国有企业等清理不合理的制度、建立新的规章和完善内部评价等管理机制,解决科研人员兼职多、会议多等问题,保证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时间不少于4/5用于科研。

  不过,也有国际组织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虽然与2022年相比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但应该可以避免衰退。此前,IMF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为2.7%。

  张宇蕾说,北京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做强高精尖产业。实施“筑基扩容”“小升规”“规升强”三大工程,系统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布局底层技术研发,加速科技转型升级,推动小米等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

  检方认为,在大庄洞地产弊案中,李在明作为城南市长行使了最终决定权,向民间开发商提供便利,使其获得40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的巨额收益,给城南市造成损失。

  梅兰芳大师生于清末,但真正发光是在民国时期,京剧已不再是清宫皇室的禁脔,而是直接立基于普通观众了。整个社会求新求变,有种不同于旧时代的开放性。过往旦角在京剧中多为边配,但在梅兰芳为首的艺术家的创造下,旦成为戏剧的主角。而男旦,由男扮女那脱胎换骨的神秘感,创造了审美的距离和风格化的空间。

王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