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两岸业界人士共促大健康产业交流与合作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8 00:19:39

  中新网厦门6月17日电 (叶秋云)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16日在厦门举行,“两岸共促健康行”——台湾青年大陆研学公益项目现场启动。

  记者从活动上获悉,“两岸共促健康行”——台湾青年大陆研学公益项目将以共同研讨两岸关心的大健康产业话题为核心,计划每年邀请一百名台湾青年赴大陆研学,为两岸青年提供互相认识交流的平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易新透露,在今年的夏末秋初,将开展“两岸共促健康行”——台湾青年大陆研学公益项目的第一期,拟邀请三十名台湾青年参加。

  “希望台湾青年朋友能常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大陆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农工党 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邓蓉玲在活动上向台青发出邀请。

  她表示,希望此项目能够让两岸青年架起“连心桥”,铺就“惠民路”,厚植情谊、增进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吸引来自海峡两岸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促进健康产业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活动上,台湾中华民族振兴联合会会长翁世维分享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案例,介绍了位于贵州的海峡两岸盛世康养文旅示范园区项目。翁世维表示,这是一个两岸携手合作,以中医药为依托,富有中国特色的康养文旅示范基地。

  台湾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林文泉表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中医药更是一脉相承。希望结合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下,两岸多多就观光旅游农场、药用植物园区、观光药厂、药膳美食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交流。

  此次活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以“中医文化展示体验、两岸中医诊疗康养、中医药制剂和中药材国际贸易”为核心的“一脉堂两岸国医健康馆”项目现场签约。(完)

  台北动物园的照养人员多难掩悲痛,称“团团”是标准的“模范生”,是憨憨的乖宝宝,早上都会把脸贴在栏杆上变成“菠萝面包”,就是想第一时间迎接保育员。

  至于所谓涉台议题炒作,其指向性就更明确了,甚至美媒已经在拿所谓“前沿接近性”说事,强调菲律宾北部吕宋岛距中国台湾岛最接近,一旦有“军事异动”,美军可作所谓“即时响应”。在我看来,这就是美方试图强打“台湾牌”,将菲律宾绑上美国战车,为美军在菲律宾扩大军事存在“找幌子披马夹”。当然,菲律宾是不是美方想绑就能彻底绑定的,我们要跟踪观察。在中美关系不可逾越的“第一道红线”问题上造次,其中利害与利益冲突,相信菲律宾不会不明察。要知道,新加坡防长黄永宏都特别向美告诫,台湾议题是中美关系“红线中的红线”,对此要害,新加坡能看清,菲律宾也一定看得很清楚。

  另外,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所谓10年一次的朱格拉周期),资金快速投入高端制造,将支撑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支撑这一轮制造业产能扩张周期的需求包括“碳中和”、新能源车、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一点需要特别关注。

  台湾《联合报》举例称,假设一家公司2023年度前瞻创新研发支出为100亿元(新台币,下同)、投资先进制程机器设备150亿元,抵减前应纳税额为60亿元。如果该公司符合规定,则研发支出100亿元中,虽然可享25%优惠,但因为公司应纳营业所得税的30%,也就是最高只有18亿元可计入抵减,因此研发项目享有18亿元的抵减优惠。另外,在设备支出的150亿元中,以机器设备投抵5%的租税优惠为7.5亿元。也就是说,该公司前瞻创新研发支出加上机器设备支出两项,2023年度可享有投资抵减25.5亿元(18亿元+7.5亿元)。

  农民评职称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其打破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农民评上职称,靠什么?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由于各地政策不同,评选的标准与奖励措施也不太一样。

  央视新闻网友:“啊”出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秋收冬藏;“啊”出了坚韧不拔,悲天悯人,生生不息;“啊”出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品质。

陈家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