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杉矶到巴黎 百年名校“奥运火种”燃续90载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0 16:33:47

  中新网济南6月20日电 题:从洛杉矶到巴黎 百年名校“奥运火种”燃续90载

  记者 赵晓

  距离巴黎奥运会启幕不足40天,中国人的奥运记忆再度被唤醒。作为百年名校,山东大学与奥运会的渊源颇深,一颗“奥运火种”燃续90载。

  6月迎着缕缕热风走进山东大学校史馆,一份份历史档案带人们穿越回1932年美国洛杉矶的盛夏。

  这是被载入奥林匹克史册的一年。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正式成员仅3人,分别是领队郝更生、教练宋君复和运动员刘长春。其中,郝更生、宋君复均在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名国立山东大学,现为山东大学)执教,他们一位是中国第一次申请参加奥运会的发起人,一位是中国首个参加奥运会的教练员。

  山东大学与奥运盛会的缘分自此开启。美国洛杉矶“首战”后,宋君复还先后带领中国运动员亮相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以中国篮球队指导员的身份参加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他三次出征奥运会的故事,至今仍在山大校园流传,所点燃的精神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

  90多年来,山东大学持续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健将,举重奥运冠军林伟宁、万米赛跑奥运冠军邢慧娜等体坛明星在此诞生。近些年,一批“90后”“00后”山大学子逐渐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为争战奥运会竭尽全力。

  “冲击巴黎奥运会资格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用10个月时间,将国家积分从世界排名第十五位,一路打到世界前三。”回顾中国三人篮球队伍晋级奥运之路,就读于山东大学体育学院的张为将其形容为“流浪地球之旅”。

  20岁出头的张为,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熟练兵”,在全国三人篮球U18锦标赛、U23国家联赛、U23世界杯等众多赛事中发挥出色。2023年,他和20多名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队员,辗转世界各地,奋力拼战高积分赛事,合力为中国三人篮球男队争得巴黎奥运会入场券。

  在张为看来,中国三人篮球的发展尚在“襁褓”之中,急需奥运这样的盛大赛事助力。“此番能突破重围杀入巴黎奥运,对整个中国篮球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我十分有幸亲身参与其中。”

  作为年轻一代运动员,张为对奥运精神有自己的理解。“不只是一块奖牌,更是突破自己、不惧失败、自强不息的拼搏过程。就像在‘流浪地球之旅’开始前,没有人可以预知我们能否冲奥成功,要做的就是享受努力的过程。”

  张为之外,还有中国游泳运动员季新杰、田径运动员边通达 等山大毕业学子,持续活跃赛场,为国争光。

  “我们正在为中国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探索新路。”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先亮在受访时透露,学院拟与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设“君复学堂”,招收一批体育成绩好、文化素养高的优秀运动员,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体育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并重”,全方位提升运动员水平。

  王先亮说,学院不仅注重培育以其他专业为背景、体育专项技能突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还通过建立运动训练专业,以山东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交叉优势,培养融合型运动训练人才。“我们也结合奥运精神栽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让他们在社会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中发挥专业优势和作用。”

  纵观全校,山东大学以奥运精神涵养学子身心,将体育运动中塑造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中,以体育育人支撑立德树人。学校校长多次带领百余名学生登泰山、爬沂山,教育和引导学生塑造勇攀高峰的信念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形成“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育人品牌。

  “‘为天下储人才 为国家图富强’是山大的办学宗旨,‘山大体育 育贤图强’是体育学院的育人理念,均与奥林匹克格言相呼应,最终目的是在体育强国、健身中国建设中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体育专业人才。”王先亮表示。(完)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天(1月30日至31日),全国大部地区将掀起一波升温潮,气温将转为较常年同期偏高。长江以南大片区域最高气温将超过20℃,江南一带温暖程度堪比3月甚至4月上旬。升温的同时,大部地区雨雪也将“休假”,仅西藏西南部的较强降雪将持续,局地有大到暴雪。

  杨德龙表示,A股和港股2023年以来表现可圈可点,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的表现也比较亮丽。随着我国消费复苏、经济回升,各路资金流入A股和港股的意愿越来越强烈,A股和港股将走出结构性牛市的行情。现在市场反转的趋势已经形成,结构性牛市的特征逐步体现出来。现在虽然还不具备发动全面牛市的条件,只是一部分行业和股票上涨,但结构性牛市是投资者获取不错回报的良好环境,可以及时布局,从而抓住经济转型受益的机会。

  武汉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定增长的企业给予奖励。企业自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起连续2年年度营业收入均增长15%(含)以上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稳规”奖励,各区按照市级奖励标准给予不低于1∶1配套支持。

  2022年,国际国内热点事件中,网络谣言“趁虚而入”,时有发酵,涉及疫情防控、公共政策、社会事件、医疗健康、自然现象等公众关心关切领域,可谓“套路百出”,令人深恶痛绝。针对网络谣言这一痼疾,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重拳出击,全年共受理网民谣言举报信息3万余条,汇集谣言样本和辟谣数据2.45万条,共发布各类辟谣稿件1.31万篇,推出了12期《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月度辟谣榜》、科学流言榜以及“涉防灾减灾辟谣榜”“涉化妆品辟谣榜”“涉高考高招辟谣榜”“涉食品安全辟谣榜”等行业辟谣榜单。这些谣言背后的真相您都了解了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特此盘点解析,为您澄清谬误,传递事实真相。

  <strong>中泰证券:一季度仍是逢低布局的战略配置期</strong>

  2022年,网上曾流传一则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所谓《共同富裕专项补助资金拨付实施方案》,诱导网民加入有关微信群或下载APP,承诺支付不同金额即可参与领取红利活动。事实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这一机构子虚乌有,《实施方案》亦属造假。又如网传的假新闻“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正式摘牌”,造谣者将2020年疫情之初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背景改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背景的旧图,讹传为“联防联控小组摘牌”的场景,散布“国家疫控政策重新调整”“联防联控小组解散,意味着疫情结束了”等种种臆测,扰乱疫情防控大局。

蓝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