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苏堤春晓》北京首演 辛柏青演绎苏东坡入骨三分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4 02:54:50

  中新网北京4月6日电 (记者 应妮)“若不为官,可快意江湖;既已入仕,当济世安民。”5日晚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的原创话剧《苏堤春晓》,辛柏青带来一个既跳脱又沉郁、幽默且妙趣横生的苏轼。

  该剧由田沁鑫、张昆鹏编剧,田沁鑫、高蕾蕾导演,主创团队选取非线性叙事结构,亦庄亦谐着墨北宋名士苏东坡一生际遇。以宋韵为基调,创新使用山水画影像,营造亦真亦幻、浩然大气的舞台空间。极简的舞台,延展的空间,多组纱框的前后移动打造场景变化,宋代服饰的文雅与现代的活泼灵动结合,运用了玉、珍珠、木头打造的头饰、发簪,提升造型仪式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鼎盛时期“宋”之风骨、气象和韵致,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我初心如是,老亦如此!”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辛柏青演绎苏东坡,展现了一个诗人的豪放与惆怅,一个政治家的抱负与起落,一个文人为官刚正、为人率真的性情,一个丈夫对亲情的不 舍与思念,“这部作品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苏东坡,我是满怀情感和尊重去创作的,希望观众可以通过此剧感受到苏东坡先生的儒雅多情、风趣诙谐,同时也能看到苏轼大人的豪放洒脱、旷达超然、物我两忘的人生大境界。”

  “不要想我,好好工作噻!”苏青饰演的王弗以四川话的泼辣俏皮,将她对苏轼的嘱托娓娓道来;正值清明假期,苏轼口中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引得现场观众不禁动容。吴彼饰演的欧阳修精神矍铄,亦庄亦谐,风趣中不乏潇洒,展现千古文人之风。苏辙、苏洵、司马光、王安石、曾巩等一众文人登场,千年宋韵风雅扑面而来,程夫人、王闰之、王朝云等一众女眷站在古画前,借由光影变幻,仿佛也构成了一幅靓丽画卷。

  张凯丽、张艺兴等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也来到现场观剧助阵。张艺兴说,“看《苏堤春晓》的过程,就是我‘取经’的过程。看戏期间我无数次惊叹,看到了写实与写意、传统与当代是怎样创新融合的。”

  北京首演的同时,国话“第二现场”六城联动,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六地观众同步转播观看,以数字化制播系统在“第一现场”演出中即时拍摄、制作、输出超高清现场作品,通过“剧场到剧场”分发播控链路,向多个“第二现场”提供沉浸式现场内容,用“同时共在,千里共赏”的全新形态惠及异地剧院观众。此外,得益于“多机位、多景别、多角度”的影视化手段,不仅让舞台艺术现场在“第二现场”实现即时逼真再现,更可让观众欣赏到传统剧院普通座位难以细致感受的最优视角和微表演细节。

  据悉,该剧中国国家话剧院、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将持续演出至4月14日,随后开启全国巡演。(完)

  程晓陶提到,目前国内应对洪水的演练水平较低,预案的可操作性、针对性不足,不同部门要求不同,演练效果也不一样,距离真正的实战还有差距。

  对于乌克兰来说,由于中国之出席,其更是特别看重此次会议。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甚至用了“超级突破”的说法评价中国参会。库列巴更透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此前通过话时曾经指出:“沙特吸引了中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处处长张存龙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此轮暴雨给防洪调度带来的难度,比1963年还要大。1963年8月的连续暴雨的中心区靠近河流的下游,但这次的中心区都在山区,雨水产流、汇流很快,下游来水也更加凶猛。

  从增量来看,上半年,常州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1亿元,烟台则增长356亿元。凭借近100亿元的增量优势,烟台将与常州的GDP差距拉开到了180亿元。

  不过,另一套位于复兴门外大街的“老破小”,单价为14.1万元,与该区域14.87万的均价有不小差距,由于该小区一向成交活跃,这样的降幅也堪称“捡漏”。但今年5月以来,交易频率显著降低,这套总价775万元的“捡漏房”挂牌一周,未能出手。

  在与互联网主流平台的竞争中被边缘化后,中图网从2002年开始及时转向做图书尾货的销售,逐步稳定下来,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读者群。

林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