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大陆集团:深耕中国30年 未来仍有扩建计划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1 06:57:37

  中新社合肥6月20日电 (记者 吴兰)德国大陆集团20日宣布,其在华的首个轮胎生产基地——合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正式投产。随着四期的扩建,其合肥生产基地的总投资额将接近10亿欧元。

  “四期新厂房落成投产,这不仅是大陆集团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恩说,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是大陆集团在中国的首家也是唯一的轮胎生产基地。自2009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快速稳步地向前发展,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完成了二期与三期工厂扩建。

  此次扩建被认为是其将强化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市场的业务,并助力大陆集团进一步提升其超高性能(UHP)轮胎的整体生产能力。

  “当时有很多城市可供选择,最终落户合肥,是我至今做过最正确,也是最自豪的一个决定。”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司徒澈说,大陆集团有着超过150年发展历史,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3个生产基地、28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约为17600名。

  据介绍,自从1994年正式开始在中国市场运营,大陆集团服务于各个汽车细分市场上主要生产商。深耕中国市场30年来,则始终秉承扎根市场服务市场的本土化战略,为中国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合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大陆集团‘立足市场,服务市场’的经营理念,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亚太地区客户,尤其是对超高性能轮胎的需求,这也再次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承诺。”大陆马牌轮胎亚太区轮胎替换事业部负责人戴立博(Dalibor Kalina)博士表示。

  面对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的大变革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快 速发展,大陆集团持续推动布局前沿技术,提升本地研发实力,深化“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本地化产业链,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生产制造方面,大陆集团也稳步推进新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整合,不断深化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的成长与发展,得益于合肥市所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以及对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在合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汤恩表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愿与产业链上企业共同努力,增强产能的柔韧性,持续深耕中国,共赴美好未来。

  “合肥工厂是大陆马牌轮胎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的基石。我们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广大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倾力支持与付出,同时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总经理王小骥介绍说,自2011年正式投产以来,合肥工厂始终致力于为亚太地区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轮胎产品。随着工厂的扩建,大陆马牌轮胎将进一步加强其在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以及安徽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等有利局面,集群效益不断凸显。”王小骥说,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将引入前瞻性的制造工艺和产品技术,加速产品线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从而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大幅提升。

  王小骥表示,预计在2027年满产后,合肥工厂的轿车及轻卡车胎年产量将提升至1800万条。未来仍有扩建计划。(完)

  在庭审中,她多次声泪俱下地发言,称自己被“法子英胁迫”才参与作案,她是受害者而不是得利者。她在和法子英生活期间被法子英控制、胁迫,导致多次堕胎,被打头骨凹陷。非法所得财产是由她暂时保管,且杀人的犯罪后果她均未预见。她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向受害人家属道歉,并愿意赔偿,但她只有三万元。

  10月,郑州迎来又一轮疫情防控大考,为迅速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郑州市组建了3097支追阳小分队,共8020名追阳队员,王润航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宣布陆续解封符合条件的高风险区域363个,广州、昆明等地也发布了解除一些地方临时管控区的公告。各地在封控管理中积极落实“快封快解、应解尽解”要求,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于未来应如何防止医疗挤兑?前述流行病学家指出,如果真的出现大规模疫情,前三个月是关键期,为了渡过难关,医院必须做好准备,医护人员、ICU床位、抗病毒药物等各方面要做好储备,在疫情高峰期,要缩短入院周期增加周转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同步采取非药物干预的公卫措施(NPI)如强调戴口罩、限制活动、公共场所限流或减少聚集、居家办公等,“此时,主要目的是压峰,不要让峰值涨得太高,缓和一下,把流行时间拉长”。

  “以往对医学健康范畴的认知需要转变。‘单打独斗’是传统医学研究方式,‘医学+其他学科’的医科院模式需要被开启。”苏州大学原校长、从事分子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的熊思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内医学科学近10年发展迅速,体量增长也很快,但这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现代医学已不仅是医学问题,需要工程、数学、材料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mRNA疫苗研制成功的关键不是医学上的突破,而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突破,因为研究人员找到了能包裹和保护mRNA不被降解的脂质纳米颗粒(LNP)。”他举例说。

  原上海卫计委科技教育处处长张勘2015年在一篇文章中谈及上海医科院建设的阻力和难点。在他看来,建立上海医科院会涉及机构撤并、管理层级扁平化设计、调整不合理或落后的知识结构、更新管理观念等挑战。

竺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