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应做产业创新排头兵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2 05:33:26

  【专家点评】

  作者:洪向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副主任)杨润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国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这就需要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产业体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做产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产业创新中攻坚克难,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和漏洞进行查漏补缺,推动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还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

  产业创新是一项集成度高,涉及专业门类繁多,需要依靠各行业、各部门紧密配合的系统性工程,科技工作者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骨干,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产业创新不断注入新活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关于中美在该地区的紧张关系,报告称,美国不再是“印度洋的单极领导者”,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激烈竞争正在重新界定印太地区,使该地区有因大国竞争而“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从2020年的1444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891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684.4亿元,同比增长6.1%,折合3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

  《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如果美光因调查被禁止在中国销售,华盛顿要求首尔方面敦促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不要增加对中国的芯片销售。路透社特意提到,在美国提出这一要求时,韩国总统即将开始访美。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中国海关总署查询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煤炭正在增加。据《环球时报》记者查询,今年2月份,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7.29万吨炼焦煤和13.42万吨其他烟煤,而3月份,这两个数字则分别达到了28.49万吨和176.51万吨,涨幅相当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妄议台海议题,尹锡悦在路透社的访谈中,还惹怒了俄罗斯。尹锡悦称,如果乌克兰出现“无法容忍”的情况,韩国将在人道援助和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向乌克兰方面提供武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和主要火炮弹药生产国,尽管西方在武器供应方面,向韩国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但韩国考虑到在俄企业的利益,以及俄罗斯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影响力,一直避免与俄发生对抗。而现在,尹锡悦的表态标志着韩国政府“首次改变反对军援乌克兰的立场”。

杨俊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