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1% 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稳定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0 19:34:2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日)发布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指数连续2个月超49% 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稳定

  从指数变化看,今年前两个月,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为稳定,但仍维持低增长格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从全球制造业指数情况来看的话,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也反映出来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整个全球经济运行总体上来讲,还是比较偏弱的。

  专家表示,全球经济仍保持低增长,主要是源于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导致全球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另外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在持续。世界各主要机构普遍预期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维持在3%左右。

  专家建议,世界各国应通过加强合作,强化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共同提升全球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全球经济向好复苏。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传统的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逐渐活跃,恢复正增长,各国要顺势而为,扩大经贸合作,扩大开放,同时要把短期的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和中长期的结构优化升级和改革的政策、创新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培育经济增长新的动能,推动全球制造业和经济平稳恢复。

  亚洲制造业保持扩张 非洲欧洲美洲位于50%以下

  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保持在50%以上,非洲、欧洲、美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在50%以下。

  2月份亚洲制 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连续2个月保持在50%以上,亚洲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显示,亚洲制造业的稳定性仍好于欧洲、美洲和非洲

  专家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持续推进有利于提升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促进亚洲经济稳定。中国和印度经济的稳定复苏仍是推动亚洲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撑力量仍十分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应该说全球的经济运行情况,亚洲还是表现不错的,采购经理指数是在50%以上。亚洲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全球经济来讲的话,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经济的恢复向好发展。

  2月份非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显示非洲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从主要国家看,南非制造业较上月明显恢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1%以上。

  2月份欧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显示欧洲制造业虽然仍在较低水平,但呈现持续恢复迹象。从主要国家来看,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实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德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明显下降。

  2月份美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6%,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走势,美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趋弱。主要国家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7.8%,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减弱。

  在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美国一些政客为了自身利益炒作“中国威胁论”越来越不择手段,花样百出。这不,美国国土安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21日在上任以来首次有关国土安全的演讲中就大肆渲染要对抗“中国威胁”,还宣称要为此展开“90天冲刺”。

   4月3日至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率调研组一行赴山东济南、青岛两地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2021年9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指出, 上级监察机关对于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提级管辖: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站公布的内容,这个“90天冲刺”主要针对6个方面: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破坏全球芬太尼供应链,防止“中国滥用美国合法旅行系统骚扰持不同政见者”,防范“中国的恶意经济影响”,“促进北极和印太地区的安全、安保和经济繁荣”,“与各级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分享中国构成的威胁信息”。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30日下午在海南博鳌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他指出,希望企业家在提振信心、改善预期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我们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各类开放平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扎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此,理论物理所90%以上引进的人才都有“人才帽子”,比如“优青”“杰青”或“百人”“千人”,这些都是分属基金委、中科院、中组部的人才项目,3~5年内会“自带”几百万元的经费。如果没有这些“匹配经费”,仅靠研究所自身,很难让科研人员组建研究团队和维持相对体面的薪资水平。即使如此,目前理论物理所的现状仍是:很多科研人员根本招不起博后,项目经费较充裕的人一年可能也仅能负担一名博后的费用。

林瑞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