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中安时评:坚持系统思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01 02:10:57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每个人、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心。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近三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200万人。今年一季度,市场招聘需求热度上升。春风行动期间,全国累计发布岗位4300多万个,同比增加10%。与此同时,重点群体就业有所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有所增加,3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049万人,高于3000万人的目标任务。1至3月,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为近年同期较高水平。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就业实现良好开局。面向未来,需要持续做好重点群体促就业工作,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强化脱贫人口等农民工就业支持,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近日,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期间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各高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政策宣讲、访企拓岗、校园招聘、供需对接、重点帮扶、征兵宣传等六大主题活动,预计组织开展校园招聘会178场,参会企业近1.7万家,帮助一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加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前,各地各部门站在保民生、促稳定的高度,积极努力帮助 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面向未来,要加快健全完善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聘、培训市场,提升就业指导部门对就业信息全面统筹、有效处理与精确推送的能力,个性化匹配学生所适合从事的岗位类型和行业方向,并据此推送相关招聘信息与就业指导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心理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

  持续深化技能提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灵活就业是解决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问题,助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超过2亿人。灵活就业不仅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还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是保障我国就业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灵活就业新方向,加强规范和引导,对于推动灵活就业领域有序、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面向未来,要紧密围绕创新这个核心点,对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加快建设新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课程培养体系,探索创新校企联合就业培训机制,增强职业培训实效性,帮助更多求职者通过提升职业能力而获得就业稳定性和职业发展性;要持续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户、自营业者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为广大群众灵活就业提供更多稳定资源和机会,夯实“稳就业”的坚实基础。

  经济学家则普遍预计,2023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尽管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1月2日,湖北武当山再现雪后雾凇。当日,海拔较高的武当山金顶气温低至-5℃,经过前晚一场大雪,景区内外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美不胜收。

  陈阳表示,目前当地森林公安、林业局等多部门已经介入,“我们也与专家取得了联系,将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雪的救助工作”。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从自贸区的蓬勃兴起到沿海地区的踊跃创新,从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到东北振兴的蓄势待发……东西南北,处处都有创新创造的活力,人人都有奋发向前的动力。这种涌动的活力,源自笃定的信心。我们有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经济,有把希望变成现实的行动,有迎难而上实现更大发展的底气。只要信心在、活力在,希望就在、未来就在,人们就能创造出新的辉煌。

  扶贫“832平台”是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供销e家)建设和运营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各级预算单位、工会组织、承担定点帮扶任务的企业,均可通过该平台进行采购。

  九州通电商平台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九州通电商平台蒙脱石散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公司正在紧急备货,包括蒙脱石散、整肠生等相关治疗肠道疾病的药品,近期就会到货。

蔡登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