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蓝色港湾的“绿色”之路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8 00:22:27

  中新社辽宁营口6月16日电 题:蓝色港湾的“绿色”之路

  作者 李紫薇

  今年是辽宁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开港40年,近日,记者来到营口港采访,一睹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

  蓝色大海的“船”说

  驶入园区腹地,各色集装箱整齐堆叠,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嗡嗡地工作着,远望是一片无垠的蔚蓝,巨轮静泊其上。

  40年前,营口港目前所在的位置还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和菜地,居民依靠传统渔业和农业为生,“40年后,营口正向现代化的城市方向发展,营口港也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分公司生产安全负责人王飞提到。

  营口港能够成为枢纽港的原因离不开独特的地理位置,“营口港是距离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最近的出海口”,内贸成为营口港的主力方向。目前,营口港内贸的航线有30条左右,每月140多个航班,覆盖全国主要港口。

  基于此,营口港也成为内贸货种非常齐全的港口,“部分交易在营口港就可以直接线上完成。”

  据王飞介绍,今年1至5月,营口港总计完成吞吐量8955.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1.1万TEU。庞大的货物运输量对营口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营口港目前有30多台,数量越多,营口港的效率越高。”

  绿色小箱的神奇功能

  在大船停靠的岸边,一块小小的绿色箱子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力,“这是岸电充电桩。一个配电箱可 以连接一条船,实现在泊位上的电力供应。”

  在过去,港口中停靠的船,往往冒着浓浓的黑烟,但有了“小绿箱”,这些黑烟便被彻底抹去。

  据王飞介绍,一艘4000-5000吨的船,进港后,30个小时内基本完成全部流程,准备离港。“这30个小时内,船上的用电全部由这个小绿箱提供,通常用三个小时就可以满足动力和生活用电需求,这样船就不用再烧煤和油”。

  据了解,今年1至5月,营口港岸电使用量达到43万千瓦时,占整体作业量六分之一,是2023年的20倍。这些绿色的小箱子,正开启着港口的绿色新篇章。

  北粮南运的重要线路

  东北地区因播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素有中国“北大仓”的美誉。每年近亿吨的粮食从北方出发,跨山越海端上南方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年来,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稳定在占全国的20%以上,商品粮总量约占全国的25%,粮食调出量约占全国的30%,是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

  营口港作为距离东北三省最近的出海口,自然成为北粮南运的枢纽港,“北方共有8个港口从事北粮南运业务,而营口港占据北粮南运总量的50%至60%。”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粮食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树军说。

  目前,营口港通过开通和加密粮食班轮航线,协同南北各港口,华南、华东地区“北粮南运”内贸粮食运输航线已网络密集,布局完善。(完)

  中信建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2022年末累计回升9.88BP;沪深300指数较2022年末累计回升8%。“权益市场经历此前调整后整体处于低位,在促进经济发展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有望迎来回暖,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长端利率亦有望上行,带动险企固收投资收益提升。”中信建投分析称。

<strong>  精工合院超越传统迭代升级</strong>

  经营原创球衣的义乌市丹娜丝进出口有限公司也在为国外客商回流做好准备。该公司负责人温从见告诉记者,近期陆续接到很多老客户要来中国考察的电话,为更好地抓住机遇,公司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要让客户第一时间看到最新颖的产品。

  “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

  然而,今日的北约已不同往日。它再怎么折腾,也不过像一个过气演员给自己拼命加戏而已。它作为被时代抛弃的冷战产物,为了续命到处渲染所谓安全威胁、与日韩频繁互动,不过是在搞政治表演,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strong>从“吊车尾”到统考第一</strong>

吴必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