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对渡筑交流桥梁 两岸同胞共度端午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1 10:10:17

  中新社泉州6月10日电 (吴冠标)正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10日在福建泉州石狮市蚶江镇开幕。两岸民众齐聚蚶江古渡口,参与或观看这项特别的端午民俗——闽台对渡、海上泼水。

  当天晌午,平静的海面上数十艘渔船竞渡穿梭,船上的人们手持一盆盆海水向周边船上的人泼去,瞬时水花在空中划出弧线。此外,妙趣横生的海上捉鸭、灯谜联猜、攻炮城等活动也轮番上阵,令现场的游客、观众直呼“体验感十足”。

  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已有240年历史。1784年,蚶江镇与台湾鹿港开放对渡,两岸同胞船来人往、互通有无,商贸、文化交流盛极一时,海上泼水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应运而生、日渐繁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独有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

  但由于种种原因,蚶江和鹿港的对渡曾停摆多年。直到 2007年,两岸才携手重启闽台对渡文化节和海上泼水等习俗。

  “两岸同胞在这里以文化为‘舟’、以泼水为‘桨’,共同驶向美好的未来。”石狮市市长余志伟表示,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经过多年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

  看到如今闽台对渡文化节的繁华场面,祖籍石狮的台湾学者蔡崇熙感慨万分。

  2007年,蔡崇熙第一次到石狮,和当地文化相关部门人员策划闽台对渡活动。在他的记忆中,当时蚶江古渡还很简陋,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已经连续来18年了,闽台对渡活动的举办规模、两岸参与程度、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一届超过一届,各种环境、交通等配套服务也不断完善。”

  在蔡崇熙眼中,闽台对渡活动不仅具有传统端午节的历史内涵,更有两岸民间交流的文化内涵。今年,石狮在海上泼水、龙舟赛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同步举办了闽台同宗村族谱展、海峡两岸青年辩论赛、两岸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彰显了两岸民众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现在,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在闽台对渡文化节设置海上舞台,让这个文化节办得更精彩、更隆重,吸引更多两岸同胞前来参与、参观。”蔡崇熙说。(完)

  公安部提示,自驾出行,应提前了解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和交通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尽量错峰出行。出行前应仔细检查车辆维护保养状况,准备好必要的生活和防疫物资,应谨慎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倡导暂缓出行。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分心驾驶,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驾乘车辆要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切勿酒后驾驶。

  为支持重点群体投身创业大潮,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出不少务实有效方法。最近,人社部等八部门启动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从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等方面制定明确计划,力争到2024年底,每年创业培训规模不少于200万人次,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新创业不少于30万人,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14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能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就业增收。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艰巨,但前景令人憧憬。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冉文娟

  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农业、乡村振兴、养老就业等多项2023年预算资金;多地发放文旅、零售、餐饮等消费券;多措并举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保护好湿地生态,是冬捕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镇赉县委负责同志介绍,以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对盐碱地的绿色治理,增加湿地、草原、水面及农田灌溉面积,2022年全县渔业产值达到4.38亿元。

  2023年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方案因时因势调整收治策略,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并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

黄俊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